B03:康健园/康复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癌”发出腿痛信号
青少年不可掉以轻心
沈赞 王永刚
  小王今年33岁,是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今年5月出差回家后发现自己下蹲的时候左膝关节外侧疼痛,三天后到医院就诊,医生以“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开出了两包药让其服用,谁想到他因为遗失了一包药再到另一家医院开药时,接诊的医生要求其做核磁共振,考虑到工作繁忙,拍摄片子需要排队,小王没有采纳医生的建议。一个月后,小王再次腿痛,选择了一家三甲医院就诊,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看到医生把陪同前往看病的姐姐拉到一边说话预感到事情不妙,回家后再三追问才知道医生怀疑他患上了“骨癌”,要他接受截肢手术!

  犹如遭到晴天霹雳的小王慕名找到了六院疑难骨肿瘤整合门诊杨庆诚主任医师,经过规范检查确诊为“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骨肿瘤,俗称“骨癌”。按照标准的骨肉瘤诊疗规范,小王首先在肿瘤内科接受了4次术前新辅助化疗,待肿瘤缩小后由杨主任为其实施了保留下肢的骨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手术后再次转入肿瘤内科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小王的左腿保住了!

  骨肉瘤恶性程度极高,起病隐匿,病程短,进展极快,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确诊后行截肢术以保全患者生命,但是这样的治疗无疑会给患者造成终身残疾和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群,尤其好发于20岁左右青壮年和60岁左右的成年人,临床上见到年龄最小的患者仅3岁。

  骨肉瘤常发生在四肢长骨,其中组成膝关节的股骨下段及胫骨上段最常见,就如小王发生的部位。骨肉瘤也可发生于脊柱、肩胛骨、锁骨、肋骨、胸骨、颅骨等部位。

  研究资料显示,早中期骨肉瘤患者单纯截肢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25%。部分患者截肢后局部可能复发,更让人担心的是骨肉瘤的远处转移,肿瘤细胞就像种子一样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根发芽,尤其常见于肺转移。还有部分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就已发生了远处脏器的转移。一般从转移到死亡平均时间为6-8个月。但随着医学的进步,更多的临床研究的开展,骨肉瘤的诊治逐步规范化,通过积极的术前化疗使肿瘤缩小,然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再进行充分的化疗,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65%。部分患者即使发生转移,通过二次手术切除,可以再次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骨肉瘤的每年发病率约为3/100万,在恶性肿瘤发生中占0.2%(发病率太低,无排位),也就是说在上海两千万人口中,每年仅有几十例骨肉瘤新发患者。所以人们对此病认识较少,不容易早期发现,往往误认为生长痛、外伤疼痛等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骨肉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肢体疼痛及肿胀。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不明原因的肢体疼痛这一症状,接受医生的建议,及时接受X光、核磁共振等相关检查,同时行活组织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确诊的患者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诊治,力争保全肢体,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沈赞(副主任医师) 王永刚(主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广告
你的“甜蜜”伤了你的“心”
挥一挥衣袖 不再有半点气味
“骨癌”发出腿痛信号 青少年不可掉以轻心
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新民晚报康健园/康复B03“骨癌”发出腿痛信号
青少年不可掉以轻心
2016-01-04 2 2016年0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