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开始商量公司的名称
回歌舞之前,赖梅松去温州考察了一番,见商学兵将申通温州网点打理得有声有色,风风火火,五六十个员工忙进忙出地收件派件,有条不紊。温州之行,不仅让赖梅松对快递有个大体的了解,对商学兵也刮目相看。接着,他们运作了杭州与温州之间的快递专线。
他们回到了故乡,可是家都已搬到了城里,老屋人去楼空,落寞的庭院长满蒿草,被风儿叩过无数遍的大门已难打开,锁头锈死。走进过去的家,除了回忆与感慨之外,还能怎样?童年的伙伴热情地把他们迎进家门,端上几盘几碗的家乡菜和杨梅酒。
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开始商量公司的名称。名称既要简洁、豁亮、大气,又要一目了然,同时也要寓意深远。赖建法认为,公司的名称还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来考虑,要让客户听起来,叫起来感到亲切、亲近、顺耳。在他们三人出生的年代,起名的讲究被视为“封、资、修”,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改革开放以后,不仅从“历史的垃圾堆”找了回来,而且还被发扬光大了,甚至认为名字潜含着运程,隐藏着沉浮、荣衰的密码,于是乎全国各地的起名公司应运而生,玄乎其玄的名称名字也随之出现。
申通自1993年创办以来几易其名,先是盛彤;1997年,在上海更名注册为“上海盛彤实业有限公司”;1998年,又改名为申通快递有限公司,并启用商标“STO”。上海有两个简称,一为“沪”,二为“申”。据说,战国时期,上海封与楚国的贵族黄歇。当时黄浦江尚无名,且泥沙淤积,常常泛滥。黄歇率百姓开浚疏通,修筑堤坝。黄歇号称“春申君”,百姓为纪念他,将那条河称之为春申江,简称申江,并将上海简称为“申”。
三个人苦思冥想,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的烟蒂像密林似的呈现。
聂腾云为自己的公司取名“韵达”,也许取“运达”谐音,表明不论你的快件发往何处,我们都保证按时运达;喻渭蛟给自己的公司取名为“圆通”,他自己解释说:“地球是圆的,我的快递将通达全球。另外,‘圆’又有圆满、完满的含义。”
申通、圆通、韵达,赖建法沉思默想着,在纸上写着画着,蓦然,犹如灵感降临,笔像骏马似的在纸上飞奔,然后把笔一扔,站起身来:“名字起好了。”
赖梅松和商学兵把脑袋凑过去一看,纸上写着两个字:“中通。”赖建法将申通的“申”字抽去中间一横,变成了“中”字。“好,太好了!‘申’字代表上海,‘中’字代表中国!”他们决定公司的名称为:中通快递。这名字大气,豁亮,好听!他们深信这个名称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好运。赖建法想起宁波有一家“中通物流”。一个叫“中通快递”,一个叫“中通物流”,这不是撞车了么?事后一打听,那家公司居然还没注册,真是天助我也。
从歌舞回杭州后,赖梅松他们就紧锣密鼓地张罗注册公司。找人去工商局一打听,凡带“浙江”字样的公司,得到省工商局去注册,要在省工商局注册的话,或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或有省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参股,这样注册资金可以降低至50万元。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话,只有去杭州市工商局或杭州下属各区的工商局去注册了。
赖梅松他们认为,这个公司起码要注册成省一级的。可是,对他们三人来说,筹集这么大一笔资金有点儿难度,作为辐射三长角,甚至于全国的快递公司,注册为“杭州市中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甚至于“杭州市拱墅区中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这牌子也实在是太小了,让人心有不甘。
第一个条件不成了,只好琢磨第二个条件,找一家省工商局注册的公司参股还是比较容易的。赖梅松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叫邱飞翔,他是浙江匀碧文物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老板。这是专业从事文物古建筑修缮和仿古园林建筑施工的企业,涉及的施工范围有古塔、牌坊、石桥、木拱桥、城墙、寺庙、民居、书院、祠堂等。修缮古建筑少不了木材,邱飞翔也是赖梅松的客户。
赖梅松对邱飞翔说,他只需出资5万元,其他股东出资15万元,共计20万元,4个人各占25%的股份。邱飞翔欣然同意,于是,“浙江中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也就顺利通过了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