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甫认为,资产配置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未来可能要面对很长一段时间的低增长,低利率但高波动的市场环境。而这个高波动不见得只会发生在股票市场,包括债券、外汇及大宗商品的投资都会联动。之前稳定报酬在6%-12%的产品一直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理财产品,但中国人民银行为维持经济增长而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风险报酬率随着整体市场利率的下滑而下降。此外,去年三季度A股大幅下挫,再加上IPO制度变革以及全市场股票融资解杠杆,要维持以上的报酬率以吸引资金,各类金融商品的提供者只好重新拟定投资组合方案。当然,新的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下修,应是可预见的结果。可是,投资人可能希望在不同投资工具中转换,买低卖高,甚至加杠杆以放大报酬。但市场波动会加剧,投资报酬更容易被过高的交易成本吃掉,或因突发事件使得组合暴仓,不得不慎。
侯明甫指出,美,欧,日及中国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多数主要经济体的无风险报酬率下降,是推动次贷风暴后风险资产价格上扬的一个主因。美国在去年底升息,今年全世界的投机资金仍会相当充沛,更何况欧央行可能加大量化宽松的力度。因此,风险性资产的估值仍有上涨空间。
侯明甫判断,今年全球经济有机会在美国持稳,欧洲逐步恢复及中国筑底的背景下,展现一定活力,对企业盈余增长提供助力,所以股债皆有机会表现。大宗商品在减产及需求有望增加下,有长期配置的价值。同样的道理,新兴市场也有机会。只是,部位仍不宜太高。从区域配置的角度,中国以外的市场,以成熟市场为主,开始配置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因为央行降息空间可能不大,所以股优于债,中小型成长股则是关注标的,因为与经济结构转型相契合。最因而建议应适度配置美元资产。 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