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平淡无奇的纸,变成浓墨重彩的世界,这种美妙的技艺自从纸张诞生以来,就一直出现在人类各种隆重的仪式上,不论是热闹的庆祝,还是沉重的祭祀,剪纸艺术始终是世界各个民族的传统艺术。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不妨也来了解一下遍布地球各处的剪刀手们:从北欧童话大作家,到古印第安的祭祀师,他们的故事剪纸可以写一本书。
在欧洲,剪纸是一个缓慢而浪漫的童话
要认识欧洲的剪纸,可以从北欧风格开始,由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异常丰富的神话体系,当地文化中饱含大量的充满想象力的奇幻故事,这种力量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剪纸艺术中。而要了解北欧剪纸,又可以从一个文学大师级人物开始,那就是安徒生。
鼎鼎大名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无人不识他笔下的绚烂王国,却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当他拿起剪刀,能够描绘出一个更奇异的世界。无论用笔,还是用剪刀,普通的纸张到了童话大师的手中,总会以不同的形式拥有生动的灵魂。
位于丹麦菲茵岛的安徒生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安徒生诞生100周年而建的。穿过北欧的鹅卵石古巷,走进这栋红瓦白墙的传统北欧建筑,第一眼你就能看到大师的剪纸作品——博物馆外巨大的金色标示,来自于安徒生剪的太阳神头像。
还有不少并不张扬的纸品艺术散落在博物馆各个角落,不经意瞥见时,有一种别样的惊喜,十分赏心悦目。例如只有大拇指盖大小的微型座椅剪纸;穿着伞裙却长得雌雄莫辨的摩登妇人;眼花缭乱的奇幻森林……目前被保留的安徒生剪纸作品超过1000多件,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扑面而来。和那些纯真的童话不同,安徒生的剪纸更令人感受到一种欧洲特有的戏剧效果和厚重感。
欧洲人把剪纸称为“缓慢的艺术”,它曾一度在快节奏的时代被大部分人遗忘,但近年来却又频繁地以艺术元素的方式出现在不少当代艺术中,例如与现代电子光影结合在一起时,剪纸创作就非常犀利易懂,造型往往直指人心。
除了北欧剪纸之外,浪漫细腻的法国剪纸,严谨的德国剪纸也非常富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高度“阅读”性的英式剪纸,英国剪纸一度十分流行,将剪纸作为插图,搭配诗歌集一起印刷出来,使诗歌浓烈的情感被更加写意地表达出来。因此,也有许多人把英国剪纸称为“浓缩的文学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莱特的《十四行诗集》,其中的剪影插画被认为是英国最成功的作品。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富有才气的病中少女,与一位年轻诗人相遇、相爱的故事,十分令人动容。
对如今许多欧洲人来说,剪纸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游戏,它私密而随性,故而浪漫而纯粹。
在美洲,剪纸勾勒出黑白分明的古今对比
剪刀下的每一次线条走向,都反映着剪者的性格。相比欧洲剪纸无与伦比的浪漫细腻,美国剪纸大都是剪影风格,显得利落、简洁和黑白分明。它就像一部呼之欲出的黑白电影,直白幽默地刻画出现实生活的瞬间,表达单纯的美好心愿。所以在圣诞节、情人节的卡片上,最常见与圣诞老人、丘比特有关的图案式剪纸。另外,美国剪纸的简洁还表现在童趣上,他们把剪纸当成一种与孩子亲近的游戏,因此常常会剪一些动物、花鸟、小丑等人物的造型,作为一种艺术启蒙的教育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另一个重要的美洲剪纸代表是墨西哥风格。与清新现代的美国剪纸截然不同的是,墨西哥剪纸充满了神秘、久远的古味。100多年前,美国人类学家在墨西哥中部地区的印第安人宗教仪式里,发现各式各样的祭祀物品中有一种奇特的剪纸,造型似人似兽,嘴里冒出巨齿獠牙,拿着各种奇怪的武器,面目可憎。剪纸本身的材质非常质朴,但颜色十分用心,除了黑白,还有紫色、红色、黄色等,丰富绚丽。这是印第安人在武术活动中的重要道具,他们相信剪纸是一种通灵的媒介。早在纸还没有被发明之前,他们则想办法用树皮、兽皮来剪出想要的图形。可惜正是由于剪纸的这项作用,几乎所有用于祭祀的剪纸都会在活动结束后被烧毁,能够得以保留的剪纸并不多。
以朴拙、粗犷的印第安剪纸为代表的墨西哥剪纸派系,充满了浓重的图腾意味,和在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剪纸风格十分相似,在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眼中,这些来源于原始部落活动中的剪纸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古董。
在亚洲,剪纸是传统民间生活的史诗
在常规定义上,世界剪纸被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派系,尽管这样简单的区分并不科学,但东方剪纸特有的细腻、含蓄,的确风格鲜明。在亚洲,纸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承载着人民的信仰和感情。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载体,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纸张连接着庙堂与江湖,堪称一部传统生活的史诗。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一种特定区域的习俗,一个人人仰慕的英雄人物……这些都被留在亚洲剪纸上。
如果西式剪纸注重的是造型、色彩,那么东方剪纸更加注重“剪”这个技艺的本身。日本有一位有名的剪纸艺术家苍山日菜,以剪得像蕾丝那样精致而闻名,纤细的线条几乎令人不敢碰触,但光影穿透其间,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表现出日本民族物哀幽玄的审美观。由于相同的汉字,日本剪纸与中国剪纸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喜欢剪出福、寿、吉祥等文字,还有金鱼、仙鹤、竹林、长寿龟等图案。普通的日本人民常常用剪纸来为家人祈福,例如江户时代,渔民们都会将剪纸挂在神龛下,祈求每一次出海都能平安、丰收。
在韩国流行的立体剪纸,像彩色的皮影戏一样十分富有情节性。艺术家剪出的人物古朴恬淡,身穿传统的民俗服饰,令人怀念过往的民俗。而到了泰国,除了剪纸之外,还十分流行牛皮剪纸,以大象题材为主,剪、凿、雕、刻,十分耗费工力。转到神秘的古国印度,一位年轻的90后印度艺术家在今年年初推出了一系列精美的剪纸,在互联网上赢得盛赞,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剪纸是他用手术刀创作的。
剪纸艺术散落在世界各地,温润、平缓地发展着,剪去人们心头的焦躁,透出纯粹、美好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