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韦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骗子诈骗的目的是钱,防范和打击的首要目标也是为老百姓挽回或减少损失,所以防骗和破案的核心,在于‘盯住’钱的流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和杜绝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记者:近一段时间,针对学生的电信诈骗特别多,是不是正好开学的缘故?
韦健:其实,针对学生的电信诈骗一直存在,尤其以兼职诈骗居多,最近之所以显得特别多,主要是案件引发的悲剧令人关注。这也给我们提了醒,今后我们的平台很可能也要引入心理咨询,及时纾解、安抚一些报案人。
记者: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成立后,本市打击电信诈骗有哪些变化?
韦健:你之前看到那个大屏幕上显示的报警数,其中只有不到20%是既遂的。中心平台成立后,每天劝阻的数字已经超过既遂的数字,这是非常大的进步。这得益于各种资源的跨界整合、大数据的集成运用。其中针对伪基站的打击,更是力度惊人:今年4-8月,发案数下降了九成以上。其他案件的发案数和涉案金额也明显下降。
记者: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的优势在于“即时接报、即时劝阻、即时冻结、即时打击”,但对于被骗后不能及时醒悟的市民来说,仍然缺少好的办法。怎么看待这一瓶颈?
韦健:平台实现了跨部门资源整合,事前预警、事中劝阻,努力减少案件发生,在紧急止付、冻结涉案资金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们也在探索从个案侦破向类案侦破转变。但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还有可以努力的地方。
反诈骗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较量的过程,骗子的话术不断翻新,加上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加剧,针对特定对象的精准诈骗让人防不胜防。所以,防骗和破案的核心应该是“盯住钱”。
记者:如何才能“盯住钱”呢?
韦健:要让钱转不走,关键在于压缩犯罪分子获得“人头账户”的空间。这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个人账户的管理,对于那些把银行卡和个人账户出售给犯罪分子以牟利的个人要严厉打击。台湾人把绑定手机号、U盾的银行卡称为“大车”,最近,随着银监会对随意开卡的限制,“大车”在市场上的价格一路走高,现在已经卖到了2000块一套,这也反过来说明这种限制措施奏效了。
随着对个人账户的管理越来越严格,现在诈骗集团开始利用对公账户、离岸账户实施诈骗,这说明对这方面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同时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要加强管理,现在可以说是非常松,犯罪分子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一渠道。
手机人头卡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实名制管理、加强虚拟运营商的管理,确保主叫号码真实性等,都可以提高骗子的生存空间。电信诈骗已成产业链,犯罪分子分段经营,遏制诈骗也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加强治理。
帮老百姓盯住“钱袋子”并不简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谁都无法独善其身。现在,金融机构、运营商都积极参与进来了,防阻诈骗、侦破案件的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困难依然存在,还需要各方齐心合力。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