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辩的三个主要话题是“美国的方向”、“实现繁荣”和“保障美国安全”。双方论辩交锋的本该是从政理念和辩论技巧,侧重于政策议题与情绪控制。然而实际上,在这场一个半小时的辩论中,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都更多地纠缠在个人问题的对攻上,并多次打断对方,缺乏实质政策内容,话语环境空洞,实难与总统选举辩论相等同。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政治圈外人”的特朗普,不时抛出“美国应拿走伊拉克石油”、“中国多年压低货币价值”等不合实际的“怪论”,更让首辩演化成一场常识与无序之争。不难看出,“圈外人”表现出面对美国复杂经济、社会问题的“圈外非职业”特色,当然,对手也并未给出有效答案。《夏洛特观察家报》指出,特朗普和希拉里两人一直在辩论中所做的除了“否认对方的话”,就别无其他了。
美国选举政治发展到这一步,也是“荒诞”得可以,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在初选阶段,特朗普表达了一部分选民对美国政治运作与经济状况的“愤怒”从而得以崛起。但“政治极化”、“中产阶级衰退”、“枪支泛滥”、“种族歧视”等结构性问题,并非“愤怒”情绪宣泄就能解决,最后只能陷入“攻击-辩护”的“游离”与“荒诞”。
其二,从更深层次讲,美国两党政治僵化,选举成了政治过场。从首辩来看,无论是代表共和党却一直游离于党内精英之外的“圈外人”特朗普,还是有着30载政治根基、保持“政治正确”的希拉里,都把辩论当成个人秀,重党争轻民意,忽视了选民真正希望听到的执政理念。 齐紫剑 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