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戏剧”首秀
作为“扶青计划五周年特别委约剧目”,国内首部App沉浸式戏剧《双重》采用的是手机App+真人引导触发剧情的形式,通过新闻弹窗、微信小视频、电话通讯等形式帮助观众进入剧情并推动剧情发展,给观众带来多维度的探索与浸没式的戏剧体验。
《双重》的戏剧体验类似“密室逃脱”,据创作人佟童介绍,“剧中,演员并不出声,观众将以第三者的视角见证‘网络主播’线上线下的生活反差。为保证最佳观剧效果,每场演出的观众将严控在10人以内。”
传统观剧要求人们关闭手机,而这部作品却只有用手机才能观赏。据悉,这既是国内首部观众直接作为RPG主角参与演出的浸没式戏剧,也是首例利用移动App+浸没式演出方式完成的戏剧作品。
“味觉”让你听见
创作过多首网络“神曲” 的金承志及最具人气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获邀在本次“扶青计划”中推出最新力作《落霞集》。作品原名《甜酸苦辣》,是部能让“味觉”被听见的合唱套曲,其别样的风韵,或许会成为焦点。
青年编剧杨浥堃的肢体戏剧《五脊六兽》,利用具有版画风格的肢体动作,幽默地展现了由一张“冥途路引”引发的一段由“希望”到死亡却无所适从的尴尬旅程,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人生;活跃于电子音乐界的马海平的《折城》,脱胎于其全新电子音乐专辑,有望成为对青年群体极具吸引力的科幻题材与音乐剧场的炫酷作品。
钢琴、昆曲相遇
与苏州昆剧院联合出品,青年钢琴家顾劼亭创作的《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以一种全新的舞台形式通过德彪西(钢琴)与杜丽娘(昆曲)两个“人物”的“相遇”及“平行”关系,表达了对东西方文化相知、相通和相融的艺术认知。将东西方文化相融碰撞出火花的,还有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作曲家代博带来以羽管键琴为独奏乐器的室内协奏曲《弯曲的时空》,创作者将巴洛克式的大协奏曲与具有21世纪特征的室内协奏曲交融,将带来别样的听觉感受。
“帮衬”阵容强大
委约创作之外,今年的“扶青计划暨青年创想艺术周”,还邀请到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的跨界、跨领域的舞台表演艺术家。10月13日-22日,将在十多个演出、展览空间,送上近40多部邀约作品、上百场展览。
展演剧目中不乏经典名著的全新编创。如上戏青年创作者牵头创作的“一带一路”援疆原创音乐剧《阿曼尼沙汗传奇》;由香港实验剧场代表人物导演邓树荣执导的全女班肢体戏剧《安提戈涅》;由中、意、德三国艺术家联袂打造、国家京剧院领衔主演的实验京剧《浮士德》。
此外,来自世界各地的原创先锋代表也将带来创意作品。2015以色列戏剧节、以色列戏剧展演联合推荐剧目《野兽何在》,表现了战争的残酷;而四位意大利当代剧场“乌布奖”得主创作的声音剧场《光》则演绎了即将失传的古罗马涅语的祷告诗。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