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二(7)班
“福兮,祸之所倚”,这曾是一句使我十分困惑的话。既然它是“福”,又为什么也是“祸”呢?《塞翁失马》的确说明了“福祸相依”的道理,但那个故事是真的吗?或仅仅是作者编出来解释这句话的呢?直到生活中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才使我相信,“福祸相依”原来是真实存在的。
小区里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养了一些鱼。有拇指那么长的“草金鱼”;也有略大些的、八九厘米长的普通金鱼;还有一条锦鲤,它的体型最大,大约三四十厘米长,且很机警,只要发现有人来到岸边,它便会飞快地游向水的深处。因为它是金黄色的,所以小区里的孩子都叫它“大黄鱼”。
小区里有些喜欢捞鱼的小孩儿,我曾听到他们说“这条‘大黄鱼’谁都捞不上,因为它的长度比所有的捞网都长,根本捞不进网去”,所以我一直认为“大黄鱼”可以这样一直平安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除非它自然死亡。然而,我发现我错了!
由于天气炎热,池塘里的水易滋生蚊虫,所以物业决定把池塘里的水抽干。抽掉一多半水后,物业工作人员就招呼周围的孩子们一起去捞水坑中剩下的鱼带回家去养。可是捞来捞去,孩子们却始终没有捞到那条大黄鱼。难道它飞走了?
直到那天下午,我在池塘边看到一条大大的死鱼躺在地上。那不正是“大黄鱼”吗?只是此时他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机灵与光鲜,身上沾满了沙土,让人不忍卒睹。
我问物业人员:“它是怎么死的?”他们告诉我:“小区里有两个抽水坑,中间有一根管道连接,上午我们就没找到‘大黄鱼’,下午再细搜时才发现,不知它什么时候钻进了管道,被卡在那里。”普通小鱼能轻松通过的管道,体型较大的“大黄鱼”却不能,它被卡在里面几小时,发现时已经死了。
“大黄鱼”的体型在面对捕捞危险时的确是“福”,因为小朋友们的捞网太小捞不到它。但是,当它游入狭长的管道中,它的体型就会给它带来杀身之“祸”。一件看似“好”的事情,也会隐藏着“致命”的另一面。我们能做的,就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或决定前应认真考虑,不鲁莽行事,不因自己的优势而盲目自大,因为那优势很可能变成致命的弱点。
我明白了生活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它们有时也会互相转化,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处于优势就骄傲,也不必因为处于劣势而自卑。因为福祸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