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包客”的宿舍
这栋“建设创业客栈”外表并不起眼,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亚洲硅谷”班加罗尔市中心的印第拉纳加尔区,这里是整个城市最有创业氛围的社区。每天来自全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涌入这个城市寻找实现梦想的机会:或寻找创业灵感,或寻找投资伯乐,或只是寻觅一个办公场所。这些人当然也会需要一个下榻之处,不过在奔波一天后,深夜还要赶回面目乏味的酒店房间睡觉,不见得多么有趣。
“建设创业客栈”正是为填补这个需求而诞生。客栈今年5月9日刚开张,创始人之一沙希基兰·拉奥现年36岁,兼任客栈商业开发总监。
一次柏林之旅激发了拉奥开办“创业客栈”的灵感:“我刚到那儿时,什么人都不认识,但当我开始接触当地创业圈后,交到很多朋友,让我得以用完全不同的眼光去见识这个城市。”
从柏林回到班加罗尔后,拉奥展开一项面向当地初创企业创始人的小型调研,“发现每年有至少1.8万个夜间住宿需求”。他决定参照面向背包客的青年旅社或民宿,打造一个面向技术领域创业者的旅店。“背包客常聚在一起,一起旅行。我们吸取其中灵感,把它和黑客社区文化结合起来,自称‘黑包客’。”
客栈内部陈设看上去像一个略有设计感的大学生宿舍:阳光透过高高低低的大窗户洒进房间,白色墙面干净清爽,简约风格的原木家具,各种明亮色彩的地毯、靠垫等家居饰品。客栈提供20个床位:一种是漆成橙色的上下铺铁架床,分4人间、6人间和8人间“宿舍”;另有一个两张单人床拼成的双人间。
客栈配有一间公用厨房和一台公用洗衣机,二楼有个小房间被改造成迷你阅览室。其他服务设施包括无线网络和一台咖啡机,以满足创业者们最基本的需求。
一楼的一面墙被改造成一面大黑板,上面有粉笔画成的日程表,标注下个月本市举行的创业者及技术行业重要活动,如帮助初创企业与潜在投资人牵线搭桥的训练营,或某个数据分析主题的大型会议。
分享理念的场所
住进“创业客栈”的人多数还是创业“菜鸟”,来班加罗尔是为自己的创业梦想确定一个目标。另一些人已找到创业方向,希望在班加罗尔发掘市场。
客栈住客克里希纳·埃拉卡拉属于后者,现年42岁,印度血统,但从小就在国外生活,最近一段时间是在澳大利亚。
埃拉卡拉正在开发一个健身产品,他告诉英国广播公司,之所以来到班加罗尔,是因为“这里有你组建一个初创企业所需的一切元素”。
至于为什么选择下榻“创业客栈”,他说:“我希望在这个城市里建起自己的关系网。其他旅馆或酒店通常只有游客,而在这儿,你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
客栈一楼的半圆形会客室是举行各类小型活动的场所,比如7月下旬就有一场“开放黑客”活动。所谓“开放黑客”,本意是把一批编程人员召集起来一起编程,但在这里,主题仍离不开创业:所有住客到场,听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创业理念和经验。
说起“开放黑客”活动的意义,拉奥这样讲:“我们吸收某个创意,把它掰开揉碎了,让所有人参与进来帮助创业者进一步拓展他们的计划。”
激发创业的氛围
当前在客栈网站上,最“奢侈”的双人间,一个床位一晚费用只要约85元人民币,如果是订满30天以上的长期租户,平均每晚才45元。最便宜的上下铺8人间,床位费每晚约57元。不过,廉价并非这些年轻创业者选择这家旅社的主要原因。
考尔说,市里有的是同样价位、甚至更便宜的小旅馆,“同道中人”的交际网络是她考虑住宿的首要因素。
普里尔娜·高塔姆大学还没毕业,因为要在扶植技术人才创业的“微软加速器”公司当暑期实习生,这个夏天从孟买搬到班加罗尔。她也选择了“创业客栈”。她承认,在班加罗尔这段日子,整个氛围很能激发人创业的念头。
不管怎么样,在这家印度第一家创业客栈,氛围看上去一派和乐:在公共区域,有音乐流淌,不少人拿出自己食物和饮料与大家分享,有人慵懒地倚在一个浴缸改造而成的蓝色沙发上看笔记本电脑,有人愉快地谈论着商业、技术和政治等话题。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