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部德国电视剧在欧洲火得不得了,德国、瑞士、奥地利、斯洛伐克、捷克……近百万观众为它吵翻了天。
倒不是说这部改编自畅销作家费迪南·冯·席拉赫小说的电视剧《恐怖袭击——你的判断》情节多有争议,而是它的结局折磨着广大观众,特别是德国观众。
剧情很老套,一架载有164名乘客的飞机被恐怖分子劫持,撞向慕尼黑体育馆,馆内有7万名观众正在观看英德足球比赛。空军少将科赫断然命令击落客机。客机坠落,机内人员无一存活;7万观众得以幸免。片尾,制片方打出一个问题:科赫少将是英雄还是罪犯?他们希望观众通过电话或在网上给出他们心中的答案。
据BBC报道,发表意见的60.9万德国观众中,有86.9%认为科赫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应该免罪。在奥地利和瑞士,情况也差不多。
但也有不少反对者认为科赫应该接受审判。在节目后播出的电视辩论中,前内政部长鲍姆就认为,乘客的命运还有逆转的可能,科赫应被判谋杀罪。他表示,根据德国宪法法庭在2006年的裁决,类似举动违反基本法第一条,即人类尊严是不可侵犯。因此并不能认定,7万人的生命就比164个人的更重要。
其实,这部剧的剧情设置套用了伦理学老问题“失控的电车”,但折射到今日的欧洲大陆,尤其是德国,衍变成了要不要为了反恐而牺牲全体民众的利益。
类似的话题,9·11后美国也有讨论,但一向秉持实用主义哲学的美国政府毫不迟疑地认定,为了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可以牺牲少数人。于是,从伊拉克到叙利亚,美国的反恐战争在别国的土地上一直没有停止过。
然而,对于曾经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自己也伤痕累累的德国人来说,为了防止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要不要让军队重新部署在自己身边、让安全部门像盖世太保那样监控自己的一举一动,实在是再纠结不过的两难之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