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为啥只在落马之后说“人话”
周云龙
  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近期播出,在我看来,节目亮点不只是触目惊心的贪腐细节,不只是当事人现身说法,而在于落马贪官的语态回归了常态。我做过多年电视节目,深知一些官员发言偏爱大话、套话、假话,以及正确的废话,很难听到真心话。而在落马之后,这些官员终于能像普通人一样说话了。

  在位时,他们或慷慨陈词,或理直气壮,更有甚者,盛气凌人、耀武扬威。即使在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下,一些贪官依然戴着面具,发着假声,而且不断变脸,处变不惊。民间对某些官员早已有评价: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民间对一位官员最好的褒奖往往是:这个人一点不像做官的;这个人说话没有一点官架子。官架子更多源自环境暗示与熏陶。有官员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一条不敢公之于众的感受是,做官,不要说自己的话,更不要轻易说心里话。我耳闻一位主政一方的领导公开说过,最大的苦恼就是下去听不到真实的话!我想反问一句,你在上级领导面前又能说多少真话?

  是不是要等到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才会防线崩溃,“其言也善”?选拔任用制度如何把好入职者的“说话关”?制度设计应当屏蔽大话、套话、假话,允许并鼓励人们言而由衷。

  贪官嘴里说出许多“人话”“实话”,令人又惊又叹:“人话”多说在前头,人祸就会尽可能少地出现在后头,个人可以及早迷途知返,组织也能避免重大损失。

  (周云龙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阳光天地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年入12万算高收入”是误读
德国人又纠结了
为啥只在落马之后说“人话”
业主群
谨防假“帽”
纪检贪官的“生财之道”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为啥只在落马之后说“人话” 2016-10-25 2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