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时,他们或慷慨陈词,或理直气壮,更有甚者,盛气凌人、耀武扬威。即使在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下,一些贪官依然戴着面具,发着假声,而且不断变脸,处变不惊。民间对某些官员早已有评价: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民间对一位官员最好的褒奖往往是:这个人一点不像做官的;这个人说话没有一点官架子。官架子更多源自环境暗示与熏陶。有官员总结自己成长经历时,一条不敢公之于众的感受是,做官,不要说自己的话,更不要轻易说心里话。我耳闻一位主政一方的领导公开说过,最大的苦恼就是下去听不到真实的话!我想反问一句,你在上级领导面前又能说多少真话?
是不是要等到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才会防线崩溃,“其言也善”?选拔任用制度如何把好入职者的“说话关”?制度设计应当屏蔽大话、套话、假话,允许并鼓励人们言而由衷。
贪官嘴里说出许多“人话”“实话”,令人又惊又叹:“人话”多说在前头,人祸就会尽可能少地出现在后头,个人可以及早迷途知返,组织也能避免重大损失。
(周云龙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