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汽车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苹果做醒造车梦
姚琼
  10月中下旬,据国外媒体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发展战略分歧、领导层变动和供应链等问题,苹果已经关闭了部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和解雇了数十名员工。一个月之前,苹果资深员工Bob Mansfield正式接手苹果汽车项目,此人是苹果已退休的硬件工程资深高管,当时就有消息指出苹果的研发重心已经从汽车本身转移到自动驾驶系统上。

  简而言之,苹果暂停了造车梦。

  别的不知,但苹果的资本,富可敌国。以最新的数据来说,2015年,苹果的营收达到2340亿美元,净利润达到537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其持有1056 亿美元现金。不缺资本、不缺人才、不缺知名度、不缺粉丝,苹果依然选择在汽车市场却步,可见造车远不是如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其难度可想而知。

  与之相反的,却是国内新一轮知难而上的造车热,之前是科技企业进军造车业,随后零部件企业跟上,后来,富士康、格力也来了,风传华为也要造车。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波热潮中,有18家企业野心勃勃,借新能源车跳板杀入汽车制造业,例如风头强劲的乐视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游侠汽车等,还有车和家、智车优行、长江汽车、和谐富腾、威马、云度、电咖、万向、前途汽车、NEVS、易奇泰行、风翔汽车、格力汽车、蓥石等。

  当初,他们无一例外地认为:电动车技术科技含量不高,汽车制造业门槛从此降低,再加上有资本支撑,完全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美地实现“弯道超车”,直至“重新定义汽车的时代”,就像特斯拉那样,就像苹果那样。

  时至今日,苹果造车梦的一波三折、特斯拉无人驾驶技术的丑闻缠身,带头大哥的艰难,尚且不知会不会给野心家们警示。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传统车企们,已经明确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长久以来规模化生产形成的供应链优势,令传统车企永远是零部件厂商最受欢迎的客户;另一方面,传统车企自身也在加大对软件人才的引入,应对科技企业的挑战。据说,宝马内部就认为,较之科技公司研发的系统,自家研发的车载系统更胜一筹。再者,在电动车、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开发方面,传统车企们在集体发力。

  留给野心家们的时间,不多了;留给野心家们的挑战,却增大了。退,还是进,会不会是野心家们的一场资本的游戏?不妨等等看。  

  姚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阳光体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8版:蓝天下的至爱
骗补风波中新能源车企向何处去
上汽大众辉昂昂首出击C级车市
苹果做醒造车梦
上海汽车工业前三季业绩特别亮丽
扫一扫
新民晚报汽车周刊A26苹果做醒造车梦 2016-10-26 2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