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艺术家王康乐先生诞辰110周年,上海有关艺术机构近日在敬华艺术空间举办他的作品展,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王老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在1934年、1940年和1947年,他分别拜过黄宾虹、郑午昌和张大千为师,从他们身上获得收益和艺术养分,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这是三位成就极高、对中国现代美术影响巨大的画家。三人有其一已属不易,而王康乐先生竟受拜了三位,耳濡目染,得以亲授,对他艺术的影响非同一般。中国画的传授与西方不同,临古和拜师是决定性的因素。而王康乐先生在拜师学艺上起点很高,影响终身。
关于他的艺术成就。画界很多人认为有黄宾虹的影子,这是事实,但这种评价是很不充分、缺少创见的。其实王康乐先生经过80岁以后的“衰年变法”,已经脱胎换骨,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画风和形象,这就是中西融合,向西画借鉴层层叠加的厚实技法和丰富的色彩,形成笔墨苍劲、色彩凝重、气势磅礴的水墨画特征,浓墨重彩兼具,在当代画坛独树一帜,无人可及。
王老一生钟情艺术达八十多年之久,实属罕见。晚年仍在苦苦探索,追求创新。这从他留下的大量的题跋和画语录可见一斑。他晚年不求地位,不贪金钱,但求艺术的境界,每当有一点进步、心得,便题诗自勉,加以激赏。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生活的时代将画家分了等级,像王老这样有成就的艺术家,早早地于1972年退休,而当改革开放、众画家乘风破浪的时候,他已歇业在家,较少“借光”,殊为可惜,相对的艺术道路也更为艰辛。王老心知肚明唯有更多地用功、用心,才能弥补这种不利。对此笔者可以体会到他当时的心境和心情,解读他为何对艺术如此地执着、热爱和勤奋追求。
最后,我想特别提一下,王康乐先生对子女影响也是巨大的。他树立的良好家风和艺术环境,培养出了克明、克文、克勤以及守中四人,或绘画、或收藏、或论文,于美术方面成绩卓然,也是值得一提的。
以上是对王康乐先生的缅怀,十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还留在我的印象里。艺术家是靠作品存世的,王老已属斯人已去,艺术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