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寿庆在青少年时期就与书法艺术结缘,对篆隶尤为钟爱,几十年来心摩手追,痴迷不已。偶然的机会里,著名书法家林仲兴先生看到了邱寿庆的篆隶作品,对他说,你以后专攻小篆。自此,邱寿庆开始踏上了小篆的研习以及古文字学的研究之路。
邱寿庆的小篆,临的是篆书大家邓石如、吴熙载,又潜移默化地渗透进自己多年临写隶书的某些用笔,故其篆书略呈一种方折笔意,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邱寿庆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对篆书的结体熟悉得胸有成竹,不看字形就能挥洒自如,这和他多年来埋头研习古文字所积累的深厚扎实功底是分不开的。邱寿庆数十年来临摹秦篆汉隶等名碑名帖,精深探索,锲而不舍,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中,一种更古老的字体——钟鼎文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钟鼎文即金文,大多铸造而成,铸刻文字的线条与墨迹线条无疑有很大差异,后人临写时,必然要在笔法上注入自己的思考和设计,也就更容易使得作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从而拉开距离。邱寿庆在常年累月、日复一日揣摩这些铸刻文字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灵感。
在研习小篆和金文的过程中,邱寿庆最离不开的就是《说文解字》《商周金文选》和《精编金石大字典》。每遇到一个他不能确认,把握不准的古文字,他第一个就是查工具书。讲到对古文字的痴迷,邱寿庆说自己连梦中都在推敲古文字的写法。作为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会员,邱寿庆多年来得到林仲兴、李文骏等老师的悉心指点,临池不辍,多部作品已入编国家级艺术典藏。2010年至今,应花木、洋泾、斜土等社区学校的邀请,邱寿庆出任书法(篆、隶)指导老师并于2009年底在上海成功举办了首届个人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