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全球社会的终极目标。”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认为,要在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开展健康促进,也就意味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促进资源下沉。“健康促进是主动追求健康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在患病之后再去接受治疗。”王宇说,应当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
《上海宣言》强调,健康素养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制订、实施和监测提高所有人健康素养的、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跨部门策略。上海市健康教育所所长顾沈兵表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健康教育的难点在于,当你真正关心‘健康’的时候,其实已经有点晚了;当你不关心‘健康’的时候,才是最需要它的时候。”他认为,只有健康教育先行的理念,才能将预防工作做得更好。
《上海宣言》呼吁各国政府承诺将健康促进融入可持续发展议程,倡导健康城市建设,跨部门行动、社会动员和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促进不是卫生部门一家之事,所有的部门工作、项目都要和健康相适应,让健康成为一条金标准。”不少行业专家对此达成共识,他们认为,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健康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健康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健康开发需要,同时也要求健康问题监督与问责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