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首次在此唱响
位于北京东路贵州路口的黄浦剧场,原名金城大戏院,始建于1933年。《渔光曲》《风云儿女》等大量国产优秀影片在此首映,被誉为“国片之宫”。1935年,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此唱响并广为传播。应著名淮剧名伶筱文艳邀请,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剧场更名为“黄浦剧场”并亲笔题字,沿用至今。
完善戏剧演出布局
“十三五”规划中,黄浦区将建立“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黄浦剧场则是首个启动的历史剧场改造项目。自今年4月起正式大修,清退了一楼的五金商场、恢复演出功能。
装修后的剧场整体焕然一新,除了保留且升级了原有的二楼中剧场,常设观众席495座之外,还在一楼新增了上海较为稀缺的黑匣子小剧场。该小剧场可以根据演出需求变换观众席的位置、形状,容纳观众从339至500人不等,适合演出艺术形式多样的国际戏剧。中小规模的两个独立演艺厅,有效补充了当前上海戏剧格局中,缺少中小剧场的局面。
力推国际和原创戏剧
来自英国爱丁堡戏剧节的优秀剧目《奥德赛》,将为黄浦剧场的开幕演出季揭幕。《奥德赛》是根据《荷马史诗》改编而成的现场表演,由手工绘画、纸偶和现场投影共同呈现这部史诗。随着该剧上演,还将有一批来自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巴西、中国等国家的10余部精彩剧目,先后在两个剧场上演,包括两部国际剧目的亚洲首演和久负盛名的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伦敦国际默剧节、法国阿维尼翁国际艺术节的最新剧目等,还有北京人艺的最新小剧场作品。
同时,在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最新制作、出品的莎士比亚历史戏剧《王与国》四部曲将首次在上海进行“全套”高清连映;“黑匣子”小剧场还将引入当下流行的现场演唱会,曾连续多次登上“红白歌会”的日本创作型组合Def Tech将在此进行内地首秀。
突出互动 票价亲民
还有一系列活动让观众和市民亲近剧场,了解幕后。中外文化对谈,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系列讲座,以及戏剧翻译、纸木偶、舞蹈等一系列工作坊等公益活动。英国著名戏剧表演大师蒂姆·克劳奇、苏格兰巴罗兰德芭蕾舞团首席编舞娜塔莎·吉尔莫等都将与观众进行零距离互动。做到“月月都有开放日,周周都有主题日,场场都有公益票”。
剧场主推“最低50元”亲民票价,公益票、低价票将占到可售票数的一半。“戏剧艺术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活动也将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剧场微信和微博向公众发布。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