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出现明显降温和大风天气,“魔都”一夜之间进入了“速冻”模式,许多人已经被初冬的凉气给冻感冒了。而维生素C泡腾片更是被不少市民当作防感冒、提高免疫力的必备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张亮博士提醒,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时,应避免同时摄入河虾、对虾等水产品,建议可以相隔一顿饭的时间。这是因为水产品中的五价砷会被还原成三价砷,也就是砒霜。虽然一次剂量不足以致命,但慢性砷中毒可增加患癌风险,其危害性不容小觑。
服用VC时最好隔顿饭再吃虾
张亮博士解释道,河虾、对虾等水产品中多含有五价砷。“五价砷的毒性很低,但是若与维生素C一起食用,后者会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而这三价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有剧毒,可增加致癌风险。”
不过,张博士也表示,导致砷中毒必须在体内达到一定的剂量。据了解,其致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2毫克,因此吃水产品的同时食用水果或青菜没有危险。每片泡腾片中含有维生素C500毫克或1000毫克,张博士提醒,最好避免泡腾片与虾同吃,建议可以相隔一顿饭的时间吃。
专家强调,维生素C不可滥用。据介绍,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过量服用(每天用量1克以上)可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每日用量600mg以上)、恶心呕吐、胃痉挛。因此正常饮食的健康人,平时并无必要口服补充维生素C,如果要长期大剂量应用,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混搭”感冒药易致“药肝”
63岁的王老伯日前因全身发黄被紧急送往医院,一验血,转氨酶严重超标,肝功能也不正常。但他自述既没有病毒性肝病、肝肿瘤,也没喝酒,只不过前几天因为感冒吃了2种感冒药。据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冒时大多会去药店自行买些药吃,有的人甚至见服一种药不见效,还会同时服用几种药,殊不知很可能因此埋下健康隐患。
张亮博士特别指出,许多感冒药及退烧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是最常用和相对安全的解热镇痛药,也是家庭中常备的药物之一。对于成年人来说,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为2.4g。“如果感冒患者为了增强疗效,同时服用含有此种成分的两种感冒药,容易造成摄入过量,导致急性肝损伤,严重的还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
张博士建议市民前往药店买感冒药后,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品中是否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应避免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还需避免因发热没有缓解,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自行增加剂量或频次,以上情况均可导致用药超量,发生中毒。
更多咨询请加入“上海名医”、“新民健康”微信公众号,或拨打新民健康会员中心热线021-8026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