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贤文解毒
易涨易退山溪水 易反易复小人心
任大刚
  任大刚

  去年南海仲裁闹剧后,某国海军访问中国。媒体的公开报道后,有跟帖称:这个国家是典型的小人,中国不要与小人为伍。中国有句古话叫“亲君子,远小人”,“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甚至,某著名官方网站在一篇名为“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混社会大全,我算服了!”的集纳文章中,也把“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列入其中,显示这句话的重要性。

  那么,这句话是真理吗?真的重要到可以指导中国外交战略吗?

  “易涨易退山溪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结论,讲得非常准确;“易反易复小人心”作为一种社会人文现象,也不乏其例。但山溪水的特性,推论不出小人心的品格,两者只是在比喻意义上,存在一些本体和喻体的关联而已。

  采用自然现象来比喻人世,且不说有谶纬神学的嫌疑,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也是思维上绕弯,把简单的事情往复杂上讲,故意让人不明白。

  更进一步,由于只是现象描述,而现象总是或这样呈现,或那样呈现,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掌握现象,只是完成整体认知的第一步。现象离真理性认知还十分遥远。

  具体而论,在这两句话中,山溪水的实质,易涨易落的现象背后,是人无法预知集雨区何时下雨;小人心的问题,并不在于易反易复,而在于小人没有恒定之心,没有确定的价值判断。

  这种现象描述实际无法指导日常生活。遇到一条河流,很难立即判断它是不是山溪;遇到一个人,很难知道他是不是小人。

  或有人说,在一条河流边站久了,不断见识涨落,就可以知道它是不是山溪;与一个人长时间打交道,他如果反复无常,就可以断定他是个小人。似乎在这层意义上,这两句话也是有认识论意义的。

  问题在于,当我们与一个人打交道,遇到他反复无常,无需给他一个“小人”的标签,从常识和经验出发,已然产生防范之心,对有基本情商的人来说,“易反易复小人心”显系多余的说辞。“易涨易退山溪水”亦可作如是观。

  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观察现象很重要,但直接把观察到的现象当成认知世界的指导性原则,是思维的一大误区。

  不可否认,在国际交往中,有的国家的确更有道义,更信守诺言,有的国家则不然。但这些区别的背后,更本质的是国家或集团利益,是利益驱动使然。

  19世纪英国首相帕默斯顿有句名言:“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或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经丘吉尔引用,广为人知。实话说,一直执迷于“君子国”的人,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相当震惊。它直接告诉世人,推动国际关系的是利益,不是道义。易反易复是常态。

  “君子国”有没有呢?想来是有的,但那是遥远的未来,是人性已经被彻底改造的那个未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家装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以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早该叫停
你让孩子背古诗词了吗?
易涨易退山溪水 易反易复小人心
还能不能下好一碗面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3易涨易退山溪水 易反易复小人心 2017-02-11 2 2017年02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