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悬殊的对手
美联社披露,前述视频最早由胡塞武装控制的新闻媒体发布,他们的解释是“用反舰导弹击中了一艘沙特侵略者的军舰”。接下来,沙特官方发布声明,称隶属西部舰队的“麦地那”号护卫舰于1月30日在红海荷台达港附近水域遭到也门胡塞武装的3艘自杀艇袭击,1艘自杀艇在“麦地那”号舰艉爆炸,造成水兵两死三伤,沙特空军战机和海军巡逻艇随后赶到支援,已掩护受创军舰返回吉达港的海军基地。
沙特海军分为东西两支舰队,装备也堪称精良。东部舰队驻扎波斯湾,维护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与夙敌伊朗海军对峙。西部舰队驻扎红海,任务是确保从苏伊士运河到也门曼德海峡的航线安全。沙特海军主力7艘护卫舰全部隶属西部舰队,包括3艘利雅得级舰和4艘麦地纳级舰。其中,麦地那级护卫舰排水量2610吨,最大航速28节,装有8枚“奥托马特”反舰导弹、1座八联装“海响尾蛇”防空导弹发射器(备弹26枚),舰艏有1门速射炮(口径100毫米),两舷各有1门机炮(口径40毫米)和鱼雷发射管,舰艉设有直升机库和起降甲板,携带1架“海豚”直升机。自从2015年沙特领导多国联军插手也门内战后,包括“麦地那”号在内的沙特西部舰队便封锁了也门海岸,阻止也门胡塞武装获得外部援助(主要来自伊朗)。
另一方面,虽然成立于1992年的胡塞武装仍充满游击习气,但在长达十几年的战斗磨炼下“打硬仗,啃骨头”的本事也不小,多次重创沙特等国干涉军。当前,胡塞武装依然控制了也门西北部地区(约三分之一国土面积),控制区人口约占也门全国人口总数的40%。
切不断的运输线
2015年3月,也门内战因沙特等国联军的介入而呈现国际化,遭受围攻的胡塞武装一度战事吃紧,不仅丢掉南部重镇亚丁,连“北方门户”塔伊兹也失守了。不过,据俄《观点报》披露,尽管遭到沙特等国的海上封锁,但伊朗依然成功开辟出3条援助通道——海运偷渡、第三方船只运输、通过阿曼的陆上运输。以色列《国土报》分析称,由于沿途多为戈壁荒漠,易受沙特空军威胁,途经阿曼南部运往胡塞控制区的物资相对较少,海运才是伊朗接济胡塞武装的主要通道。由于胡塞武装基本没有武器生产能力,海上交通线就变得至关重要。为了切断胡塞的外援,以沙特为首的联军出动大量兵力,试图封死胡塞控制的也门西部港口,“麦地那”号护卫舰就是执行封锁任务时遇袭的。
回顾2015年3月以来的战况,沙特海军的封锁成效不大,因为胡塞武装需要的只是步枪、机枪、火箭筒、单兵反坦克导弹、肩扛防空导弹或车载反舰导弹等小型武器,外国运输船只需在公海上接驳胡塞武装的小艇和渔船,就能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把武器运回。俄罗斯“纽带新闻网”曾透露,伊朗获得某非洲国家(疑似索马里)位于亚丁湾的两座小岛使用权,伊朗船只可以直接将物资运到岛上,然后胡塞武装再发动当地民众利用大量小船分装运输,闯过沙特海军封锁线。由于也门连年战乱,民众贫困,胡塞武装只需花费少量金钱就能招募到大量渔民冒险运输。事实上,沙特等国军舰很难管控数量庞大的也门民船,沙特西部舰队发言人去年接受电视采访时也对海上封锁失效无可奈何。
海上游击需警惕
去年9月,沙特领导的联军为了“完全关闭”也门海岸,出动海军和空军掩护也门流亡政府的军队实施两栖登陆,试图夺取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和海岸线。但是,胡塞武装充分利用也门西北部海岸峡湾多、暗礁多的特点,以车载反舰导弹、高速攻击艇等武器展开游击战,令联军舰队如芒在背。去年10月1日,阿联酋海军从美国租借的HSV-2运输船遭到胡塞武装的反舰导弹打击,全船烧成空壳。去年10月9日和12日,胡塞武装又先后向美军驱逐舰发射反舰导弹,试图警告其不要为沙特联军“撑腰”,但美军毕竟经验丰富,不仅躲掉了来袭导弹,还用巡航导弹打掉了胡塞武装的几处雷达站。或许是因为失去雷达导致无法搜索目标,胡塞武装不再使用反舰导弹,改用高速艇进行袭击。
以2月1日遭袭的沙特“麦地那”号护卫舰为例,视频显示该舰当时航速不高,直升机还停在甲板上,遭受攻击后也未动用舰载武器打击逃离小艇。可以认为,疏于防范是“麦地那”号被炸的重要原因。沙特军舰被炸,给其他国家的海军敲响了警钟,那就是在形势复杂的濒海地带,必须对神出鬼没的高速快艇保持警惕。关于这一点,美国海军是吃过闷亏的。2000年,美军“科尔”号驱逐舰遭遇自杀快艇袭击,恐怖分子将重达320公斤的聚能炸药装在快艇头部和中部,高速撞击处于锚泊状态的驱逐舰,爆炸冲击波深入舰体,在船壳上形成面积超过150平方米的大洞。此后,美舰无论访问任何国家的港口,都要保持相当的战备水平,以防不测。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