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时间2月4日17时许,在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导弹靶场,1艘美军伯克级驱逐舰发射1枚“标准-3”(第2A批次)防空导弹,成功摧毁模拟弹道导弹的靶弹,这是这种新型防空导弹首次进行反导试验。有美国媒体声称,如果这种导弹全面普及到美日两国的宙斯盾舰上,就能使亚太大国以弹道导弹为代表的“区域拒止”能力大打折扣。那么,现实情况是这样吗?
追求更强能力
“标准-3”是美日以既有的增程型“标准-2”(第4A批次)防空导弹为基础研制的海基反导拦截弹,属于美国海军“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任务是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美国军方赋予“标准-3”的代号为RIM-161。目前,“标准-3”已发展出“第1批次”(RIM-161A)、“第1A批次”(RIM-161B)、“第1B批次”(RIM-161C),以及刚刚完成试验的“第2A批次”。
“标准-3”(第1批次)由美国主导开发,它沿用增程型“标准-2”(第4A批次)的第一级MK72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直径533毫米)、第二级MK104双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直径343毫米),并保留增程型“标准-2”(第4A批次)的边条翼(长约1.88米,翼展0.81米)、多边形全动尾翼(翼展1.07米)和中段制导系统,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由美国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研制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直径343毫米)、1个“卫星定位+惯性制导”复合制导系统、1个波音公司研制的新头锥(内装“轻型动能杀伤器”)。“轻型动能杀伤器”结构紧凑且高度模块化,由红外导引头、飞控系统、9公斤重的钨合金弹头等组成,能自动调节飞行方向和高度。高速飞行产生的“轻型动能杀伤器”可直接碰撞摧毁目标。
就“标准-3”系列而言,“第1A批次”和“第1批次”区别不大,只是改进了光学系统和信号处理器。到了“第1B批次”,除了保留“第1A批次”的基本结构、尺寸、重量外,换装了双色红外导引头,提升目标识别能力,并采用带节流轨控和飞行姿态控制系统的发动机。以上3种“标准-3”导弹的尺寸和重量都差不多,以“第1B批次”为例,弹体长约6.55米,弹径343毫米,弹重1.5吨,最大射程700公里,射高500公里,最高飞行速度每秒3000米,可拦截射程3000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3种导弹的性能可以满足拦截低轨道卫星的需要,美军曾于2008年2月用1枚“第1A批次”的“标准-3”导弹在距地面24.7万米高度击毁1颗退役卫星(USA193号),但它们并非为了反卫星作战而设计。它们的第2、3级发动机直径较小,限制了导弹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1999年8月,美日两国签署政府间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导弹的备忘录,合作研制尺寸更大的“第2批次”系列“标准-3”反导拦截弹,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美日两国的宙斯盾舰作战系统。
性能持续进步
按最初的规划,“第2批次”的“标准-3”导弹会包括“第2A批次”和“第2B批次”等两种型号。不过,2013年3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停止“第2B批次”的研制工作。
“第2A批次”的“标准-3”导弹由美国雷锡恩公司和日本三菱重工合作研制,其中三菱重工参与导引头、有轨道控制和飞行姿态控制能力的发动机、二级火箭发动机和蚌式头锥的研制,具体研制工作于2006年展开。2009年6月,“第2A批次”的设计方案通过评审,计划在2012年首飞试验。不过,由于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不少技术问题,首次飞行试验最终被推迟到2015年。2012年,雷锡恩公司宣称完成“轨道控制和飞行姿态控制系统”(TDACS)的初始设计评估,这个部分是导弹最复杂的组件。
与之前的“标准-3”导弹相比,“第2A批次”的改进之处主要包括:采用“卫星定位+惯性+无线电指令修正+末段红外”的复合制导方式;采用直径533毫米的第2、3级助推火箭;采用直径533毫米的动能杀伤器;提高飞行姿态控制能力;末端制导采用更先进的红外成像导引头;改进动能杀伤器的信号处理器,增加可识别的弹头数量;延长助推火箭的燃烧时间;新型蚌式头锥;减小边条翼的尺寸,并后挪到尾翼相接处。由于发动机性能大幅提升,“第2A批次”的射程猛增至2500公里、射高增至150万米;最高飞行速度达到每秒4500米。这样一来,该型导弹可以拦截射程55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
2015年6月8日和12月8日,“第2A批次”的“标准-3”导弹进行了两次飞行测试,而今年2月4日的拦截试验表明该型导弹的性能已得到初步验证。按计划,该型导弹还要进行数次拦截试验,并于明年完成全部试验工作,进入服役状态。
美国海军计划到2020年让43艘宙斯盾驱逐舰具备发射新型“标准-3”导弹的能力。未来,这43艘中的19艘会被部署到亚太地区。不仅如此,日本的4艘金刚级宙斯盾舰也可以发射新型“标准-3”导弹,未来再将2艘爱宕级驱逐舰升级后,部署在亚太地区具备反导能力的美日两国宙斯盾舰将达到25艘,在亚太地区构筑起一道前沿反导网。不过,新型“标准-3”导弹也不是全无弱点。该导弹是搭载在宙斯盾舰上的,具备机动作战能力是其优点也是弱点,因为一旦与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对手作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值得怀疑。此外,“标准-3”导弹的造价极为昂贵,现役“标准-3”导弹的单价高达1100万-1500万美元,美国总共只生产了240余枚(包括日本购买的36枚),而新型“标准-3”导弹必然更贵。总之,世界上没有刺不破的盾牌。弹道导弹与反导拦截弹的攻防对抗是成螺旋式上升的,而且前者更容易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