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签字批准由杜马议员伊列娜·米祖丽娜提出、7名议员一同起草、议会表决通过的家暴非刑事化修正案。在女权话题日益引起世人关注的背景下,该修正案从提出到获批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并由此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对施暴者的惩罚,“度”到底在哪里?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还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受害者?
女人为难女人
对许多俄罗斯人而言,扇配偶一巴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殴打他人在俄罗斯属于刑事犯罪,但近两成俄罗斯人认为,偶尔对配偶或孩子动粗是“可以接受”的事。
杜马议员伊列娜·米祖丽娜被俄罗斯政界视为极端保守主义的代表,她曾提出的一些奇葩议案至今仍是饭桌上的笑谈:提议让所有犹太人离开俄罗斯,称“我们的问题已经够多了”;禁止尚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接受更高水平教育;禁止公开宣扬同性恋等。
此次她的提案乍一看依旧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路,但能在议会以压倒性赞成票通过,并非杜马议员和总统集体精神失常,有其合理因素和修改家暴法的必要性。
伊列娜·米祖丽娜指出,修正案的目的是维护传统家庭价值观,因为打一巴掌就坐两年牢,一点小事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必须修改。此次修正案把一些轻罪刑罚减轻,对并非故意伤害受害者的施暴者仅作出行政处罚。
新旧法律之争
2016年夏,俄罗斯女权主义者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促成俄罗斯第一部反家暴法通过。根据该法律,对家庭成员无论是轻微还是严重施暴者,最高可被判处两年监禁。
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虽然家暴被入刑,但由于诉讼程序极其繁琐,在俄罗斯有90%施暴者没能依法受到制裁,起诉者也很少得到满意的判决结果。其次,许多妇女遭到家暴报案后又撤案,不希望配偶进监狱。即使施暴者入狱服刑,另一方也往往会在事后对起诉产生悔意。
“轻微”和“初犯”是理解此次修正案的两个关键词。修正案规定,未造成严重肢体伤害或性侵的首次家暴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家暴者免除刑事责任,仅被视为“违反行政法规行为”。但若在一年之内再次实施家暴,将被视为刑事案件。
修正案特别指出,轻度家暴的定义为“造成身体上的疼痛,但不会影响短期内身体健康或导致残疾的殴打行为”。首次实施轻度家暴者将被处以5000至30000卢布(约合597元至3580元人民币)罚金。再次家暴将被视为犯罪行为,家暴者将被处以40000卢布(约合4774元人民币)罚金、240小时义务劳动或半年劳动改造。
支持者认为,走行政程序可以加快案件审理,同时给予家暴者重新做人的机会。议员米洛诺夫表示,丈夫和妻子难免有冲突,有些事根本说不上是暴力。支持者还认为,修正案保护了父母惩罚孩子的权利,减少了国家对家庭生活的干预。
对此,俄罗斯家暴专线负责人马维彦科表示,2016年专线收到超过5000通来电求助,由于专线并非24小时工作,所以实际求助应高于这一数字,修正案“对改善现状一点帮助都没有”。专家认为,修正案的通过是倒退的一步,它将免除“家中暴君”的罪责,使受害者失去希望。
传统思想作祟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俄罗斯》网站针对修正案发起“是否同意对家暴行为行政处理”的问卷调查,19.8%的人表示同意;37.8%的人反对,认为家暴是刑事犯罪;42.4%的人表示同意第一次行政处理,但第二次要刑事处理。可见,家暴法修订有超过60%的群众支持。他们对家暴问题的严重性具有相对漠然的态度,这种心理与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俄罗斯男性一直在社会和家庭里起着支配作用。16世纪开始,俄罗斯人按照东正教会出版的《治家格言》一书确定的原则建立家庭关系,男人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妇女地位低下,服从于丈夫。所以男孩淘气、做傻事都不算什么,而女孩从小就必须安静听话,在各方面都让步,培养做妻子和母亲的品质。
由于战争和男性不良生活习惯,俄罗斯人口中女多男少,男性在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性别比例失衡导致俄罗斯女性择偶竞争十分激烈,她们总是千方百计打扮自己,取悦男性,认为一个好妻子应该挚爱丈夫、善良、能忍受丈夫的坏脾气、满足他所有的要求、愿意生孩子、谨慎、爱整洁、有条理。忠贞、擅长家务和美貌,是俄罗斯男性心目中理想妻子的三大标准。
俄罗斯宪法继承苏联宪法原则,规定“男女平等和自由的权利”,但实际上女性的权利得不到切实保护。在国家杜马和地方议会中,女性只占14%议席。虽然71%大学教师是女性,大学校长中只有9%女性。
法律的缺位和女性的隐忍助长了部分男性的劣行。俄罗斯科学院调查显示,18%俄罗斯女性经常遭到丈夫殴打,超过40%家庭中丈夫至少打过妻子一次。对此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竟然认为理所应当,48%男性坦言一些女人该打,居然还有28%女性认同这种看法。该调查涉及的还只是身体上的暴力,同时许多女性在家中还遭受着精神、经济和性方面的暴力。
争取保守选民
去年在国家杜马选举中大获全胜的统一俄罗斯党和普京总统本人,已经开始为2018年大选做准备。新选举周期中,每项政策出台都会经过仔细评估,老到的普京不会给反对派任何攻击的机会。此次家暴法修正案的通过,某种意义上正是出于争取保守派选民的目的。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应该和所犯的错误和所应承担的责任相一致,对轻微家暴施以刑法处罚,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显得过于严峻。俄罗斯议员奥尔加表示,修正案只是改变之前的一个小漏洞,不让家庭成员遭受更严厉的惩罚。
受东正教教义和男性沙文主义影响,遭受家暴的女性往往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关于该修正案争论的正面意义在于,它引起了全世界对俄罗斯家暴问题的关注与担忧。
(作者系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相关链接
实施修正案后家暴数量骤增
反家暴法修正案通过并实施后,俄罗斯家暴数量出现大幅增加。
叶卡捷琳堡市长罗伊兹曼表示,由于通过修正案,该市家暴数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他说:“之前当地警察处理家暴和家庭冲突的数量每天为120到130起。修正案生效后,数量增至每天300到350起。以前人们害怕受到刑事指控,修正案实施后施暴者不会受到法律处罚,因此家暴数量增加,这是令人担心的。”
不过,全俄保护家庭组织成员巴尼科夫称,得出修正案引起家暴数量上升的结论为时尚早。因为修正案刚刚生效,短时间内还没有办法对其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估。家暴者并非不会受到法律处罚,减轻处罚只是为了让家庭更加稳定。
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表示,不应当追究轻微家暴者的法律责任,修正案纠正了此前的错误处罚。
媒体不当宣传
引发激烈争论
反家暴法修正案之所以引起全社会激烈争论,还和部分媒体的不当宣传有直接关系。
为获得更多关注,部分媒体将修正案表述为“家暴合法化”,不从认真分析法律条文入手,而将之简化为“过去家暴入刑,今日家暴罚款,最高15日拘留”。这直接导致女权主义者和儿童保护组织对修正案口诛笔伐,严重影响了俄罗斯政府在国际上的形象。
掌握在反对派手中、受政府控制度较小的俄罗斯媒体出于某种复杂目的,往往会刊登一些与主流价值观和政策导向相悖的观点。
例如,有报纸引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进化论的心理学家金泽哲博士2005年的研究成果“暴力男士儿子多”,即被打女性更有可能生男孩,告诉经常遭到家暴的女性可以从俄罗斯谚语中找到安慰,即“如果他打你,说明他爱你!”
如此种种,在社会上做了不良的导向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