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如何看“无印良品”里的无良行为
汤嘉琛
  汤嘉琛

  昨天,本报关于“无印良品”店里顾客不良行为的报道在网上热传。本报的实习生在“无印良品”兼职打工时发现,很多衣物、化妆品、文具都因太多消费者试用而变得面目全非;家具区的“懒人沙发”上,经常有顾客一坐就是半天,但他们什么商品都不会买;用于展示的床也会遭殃,有人甚至连鞋也不脱就躺上去……

  我们无从知道,在“无印良品”睡到鼾声不断、把商品展示区当自家客厅的“蹭睡族”,与那些此前报道的在“宜家”蹭空调、吃零食甚至相亲的是不是同一拨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代表了消费者群体中的同一类人:缺乏文明消费的习惯,给商家制造麻烦、带来损失却不自知;不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不顾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形象。

  说实话,看到报道中“蹭睡族”令人汗颜的照片,也很容易想到此前引发热议的共享单车被恶意破坏、上私锁的组图。从“宜家”、“无印良品”这种海外舶来的新商业模式,到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新生活方式,理论上都是能实现商家与用户双赢的创新,但因为一部分人缺乏文明消费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双输的局面。

  有些人觉得,每次因为一部分人出现不文明的言行,媒体就拿“国民素质”说事,有些小题大做。诚然,将“宜家”、“无印良品”、共享单车遭遇的问题,归咎于少数人素质有待提升,在思维上有些偷懒。但把这些行为失当的个案进行集中分析,反思个案暴露的国民心态,探讨如何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并没有太多不妥。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否文明、得当,并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日常生活中不断教育、引导的结果。如果一个人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让他意识到,应该遵守商家制定的规则,不应该在公共场合表现失态,他很可能会觉得在商场“蹭睡”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反之,就可能有不文明的举动,而且感到心安理得。

  不文明,往往体现在一句脏话、一个动作、一闪念之中;文明,同样需要在细节中培育。随着社会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少数人漠视规则、素质欠佳的表现,会显得格外扎眼。在一个越来越讲规则的世界里,要想获得尊重而不是鄙视,需要每一个人(尤其为人父母者)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

  具体到消费文明的培育,除了消费者自身的素质提升,商家也可以积极开展引导。商场、电影院、餐馆等公共场所,原本就是文明教化的场所。“顾客至上”的理念值得尊重,人性化的开放经营模式也没有原罪,但对于“蹭睡族”等不够文明的消费者,商家也应该理直气和地说“不”,而不是无原则地纵容。毕竟,多方形成合力,塑造更好的消费环境,才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聚焦/新民环球
如何看“无印良品”里的无良行为
寄望于姚明
热 爱
别把媒体采访看成找事添乱
习惯性抄袭
媒体人相煎何太急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如何看“无印良品”里的无良行为 2017-02-27 2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