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动辄10万+的传播影响,调查报道日渐式微,两种媒体形态貌似遭遇截然不同的处境,最近这个话题在行业内掀起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议题主要是,调查报道数量和质量上的下滑是否因为受到自媒体崛起的影响。不同派别的媒体人踊跃发言,有人对自媒体10万+的成绩引以为傲,对传统媒体时代推崇的价值、传播观念嗤之以鼻,而传统媒体亦不乏支持者,以红星新闻的调查报道最近引发的关注,让人看到了调查报道的希望。
蹊跷的是,最初发起这一话题的,是由传统媒体转型做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按理说这种背景的作者往往会偏向新媒体(吃自媒体的饭,砸传统媒体的锅,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这一次并非如此简单,个人持何种立场,并不与其目前所处的媒体形态有必然关联。在作者的那篇文章中,表达的反而是对调查报道迷失的担忧和不安。当然,反击作者的声音多数来自新媒体阵营,不少人试图从中提炼出这种结论(当然这可能并非作者的意思),即传统媒体调查报道的衰落,主要因为自媒体的影响。
这种观点最近很有市场,自媒体上就有《10万+正在摧毁调查报道》一类的文章,表面上看是为传统媒体叫屈,实则是呼唤围观者的口水。有人考证发现是营销号在炮制这种声音,可从它的传播影响看,的确呼应了很多人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内的严肃讨论中,一般不会做出这种归因,将自身的糟糕处境归咎于与之对应的行业趋势,是一种政治不正确,有的人之所以试图做出这种归纳,或者炮轰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论战和自我营销的策略。在目前的环境下,唱衰传统媒体或者责备新媒体侵蚀传统媒体,都是容易引起围观的声音。有的新媒体人希望传统媒体人把脏水泼向新媒体,继续旧时代的价值留恋,可惜很少有这种表态,于是前者经常只能虚构一个敌人,试图借此打造又一个10万+。
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无关价值判断,新媒体热衷于制造话题,最近有人分析那些传播度广的自媒体如何取标题,并总结了很多关键词。新媒体最有传播焦虑,阅读数就是他们最重要的KPI指标,前段时间有人曝光很多知名的自媒体账号刷阅读量,让人看到繁荣背后的问题。今后媒体行业将走出何种趋势,现在很难预判,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红星新闻在新闻报道所表现出的能力,吸引了不少注意,其操作是用传统媒体调查报道的方式,不过其传播渠道主要依靠自媒体。其实,传统媒体之于自媒体,如今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且各自都有麻烦,新媒体时尚,动辄10万+,可有多少人真正为之买单?传统媒体丧失了一些阵地,可仍然是主要的议题制造者,大家身份不一样,但只是门派不同,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