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京剧院的“梨园影像”上周六、周日两天接待了10名拍摄者。“梨园影像”是上海京剧院推出的一个体验传统文化的项目——坐在上海京剧院的练功房里,由专业化妆师一层层往脸上涂抹、描画着,再由专业服装师帮着穿上各种戏装,这种体验非常新鲜。人高马大的哈雷“惊动”了两个工作人员帮着穿服装,一边还有人充当翻译。关公这角色虽然不用背上靠旗,但大靠依然需要在胸前“捆绑”固定,怕哈雷不习惯,工作人员一边用力拉紧绳子,一边询问难过不难过,哈雷却兴致勃勃地表示没问题。哈雷告诉记者,自己很多年前看过一次京剧,这次同事建议过来拍戏装照,觉得很有趣。
“梨园影像”的化妆师、服装师都是京剧院的一线专业人员,戏装、配饰、盔头等都与上台演出的标准一致无二。现场指导拍摄者摆出专业亮相造型的是有着数十年舞台经验的专业演员,只要依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哪怕你对京剧一窍不通,照片上依然可以看上去很专业——达到了上台演出的要求。
除了京剧院网站上列出的数十个舞台形象外,拍摄者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点菜”。由于正规的戏曲服装造价极为昂贵,这样的服务也只有专业剧团才能提供。
因为化妆、服装用到的都是剧团一线专业人员,每个人都有本职工作,所以只能在演出排练之余提供这项服务。京剧院一位相关负责人坦言,有时候因为剧团排练、演出工作忙,拍摄工作就只能暂停,预约后要等上几周才能拍摄也是常事,一些从外地或国外慕名而来的顾客常常因此只能抱憾而归。据介绍,岳阳路京剧院原址一年后将建起一个沙龙式的京剧艺术传承基地,“梨园影像”和“京剧Follow me”都将入驻,届时,“梨园影像”或许会迎来一个发展的契机。
负责“梨园影像”的陈文英告诉记者,有一位喜欢京剧的妻子拉着丈夫一起来拍照,拍完照后,丈夫兴致勃勃地表示,也要去剧场看场京戏。
虽然未必拍摄者都会因为一次体验而爱上京剧,但因此对京剧产生兴趣的并不是个案。记者在拍摄现场遇到了带着女儿来拍摄的唐女士。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虽然从没看过京剧,但家里老人爱听,小时候从收音机里也听过。这次是想带女儿来体验一下。在京剧院的练功房拍摄,耳边不时传来演员们的吊嗓练唱声音,唐女士说听着觉得挺舒服的,还表示接下来打算带孩子去看京剧。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