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刻意“洗黑”
看看《月光男孩》的演职人员表就能发现,这是奥斯卡难得一见的全黑人阵容。前年和去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因缺少有色人种而引发无数抗议。尤其是去年,获得表演类奖项提名的20个候选人清一色都是白人演员,包括斯派克·李、威尔·史密斯等在内的诸多影星因此拒绝出席颁奖典礼。于是,美国影艺学院今年的重点就是要把自己“洗黑”,令争议慢慢平息。那么,还有比把“最佳影片”小金人颁给一个“全黑人”剧组更有效的办法吗?
综观今年的奥斯卡,从有色人种演员在入围名单中的丰收,到典礼现场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对特朗普的各种调侃,再到之后明显是安排好的黑人“吃瓜群众”,无一不昭示着影艺学院企图用政治立场(种族问题)博眼球的野心。伊朗影片《推销员》更是将“种族话题”推至舆论高潮,该片战胜了之前大热的《托尼·厄德曼》,成为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
影片格调轻松
在前一天揭晓的美国独立精神奖上,《月光男孩》独揽6项大奖,包括“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与《爱乐之城》大相径庭的是,这是一部小成本的黑人题材电影,导演巴里·詹金斯此前默默无闻,曾执导过一部耗资不到1.5万美元的爱情片《忧郁的解药》。这是他第三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片,影片通过黑人男孩奇伦的成长故事,检视了同性恋、非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和男子气概等颇具争议的问题。
如果说《爱乐之城》以华丽的歌舞、缥缈的梦想和爱情的小伎俩而赢得了多数人的共鸣,那么《月光男孩》颇为轻松文艺的格调则更受影评人的青睐。晃动的镜头,从室内到室外。自然的跟拍,非连贯性的叙事,鲜明的色彩和迷幻的配乐,处处昭示了导演巴里是个“王家卫迷”(他自己也承认了)。
《月光男孩》注定要被载入奥斯卡的史册,当然,不仅仅是指因为颁奖时闹的大乌龙,也因为它是奥斯卡历史上唯一一部全黑人班底的最佳影片。2014年登顶的《为奴十二年》只差一点,因为班底并非全黑人。
对于导演巴里·詹金斯来说,这件事是现实版的“梦想成真”,他由此成为了好莱坞历史上第一个拿到“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的非裔美国人,“即便在梦里也不敢想”,这是他的原话。
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是,因为学院在昨天的颁奖典礼中过分强调了种族问题,在颁奖典礼外观看直播的现场,两名特朗普拥护者来到杜比剧院附近,发起了对奥斯卡的抵制。一位女性与现场的工作人员发生争辩,并强行撕毁门口的海报,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并被电视台全程直播,成为一场闹剧。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