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发布的风云四号卫星首批影像图和数据主要包括: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获取的图像、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获取的大气红外辐射光谱、闪电成像仪获取的闪电分布和强度信息、空间环境监测仪获取的空间效应及粒子探测信息。目前,风云四号卫星已完成卫星平台主要功能测试和主要载荷成像模式测试,卫星工作状态良好。
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5次机动变轨后,12月17日成功定点于东经99.5°赤道上空,并正式命名为风云四号A星。星上搭载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和空间天气监测仪等4台遥感仪器,其中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填补了世界在该领域观测的空白、闪电成像仪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观测的空白。
据悉,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正在按计划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卫星在轨测试,计划今年6月-7月交付使用。同步组织力量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预警等领域开展应用攻关,积极推动在水利、农业、林业、环境、减灾、海洋、能源和航空等行业的应用。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精度的气象卫星资料,为共同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提供支撑,在区域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国航天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迄今为止,我国已成功发射15颗气象卫星,其中8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气象卫星业务化和系列化,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本报记者 裘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