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上海刚刚解放。全市军民欢天喜地,热烈庆贺英雄城市回到人民手中。逃到台湾岛的蒋介石集团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美国的支持下,他们用封锁、爆炸、特工武装袭扰等各种手段对新生的大上海进行破坏,妄图以狂轰滥炸来瓦解民众的意志,为他们反攻大陆鸣锣开道。针对国民党间谍、特工的破坏行径,隐蔽战线的指战员们依靠人民群众,与人民解放军密切配合,粉碎了敌特一个又一个阴谋,侦破抓获了大轰炸背后的间谍、特工,为保卫上海、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再立新功。
大上海遭到连续轰炸
从1949年10月起,随着一批批工厂复工生产,蒋介石加紧了对上海的空袭,尤其是对电力、造船等重要工厂及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狂轰滥炸,妄图破坏上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阻挠我解放台湾。
1950年1月25日中午11时30分,美制B24轰炸机12架,战斗机、侦察机各1架,入侵上海市区上空,在杨树浦、十六铺、杨家渡、高昌庙沿江两岸以及江南、英联船厂滥施轰炸。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上海的码头、电厂、造船厂以及市区中心的中纺九厂、颐中烟草公司仓库和周围的许多民房被炸毁。据统计,敌机投弹40多枚,炸毁房屋400多间,死伤370多人,数千居民无家可归。
更使上海军民愤怒的是,1950年2月6日,距上一次大轰炸仅十来天,人们心中的阴影还没有消散,防空警报又一次响起。当天中午,国民党台湾当局共出动B24、B25、P51、P38战斗机17架,又窜入上海市区上空,在北起吴淞、南至卢家湾的沿江狭窄地带进行狂轰滥炸,杨树浦、闸北、卢家湾发电厂的三分之一设备被炸坏,自来水厂设施也遭受严重破坏,市区大部分地区陷入停电的困境。
由于突然停电,全市交通阻塞,街上陷入混乱状态。这是上海解放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轰炸,史称“二六”大轰炸。上海共有2500多间厂房、民房被炸毁,1372人倒在血泊之中。
公安部:吴思源已经潜入上海
大轰炸发生后,上海市市长陈毅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亲自部署并调集各方力量组成抢险救灾队伍。经过上海军民日夜奋战,大轰炸后仅用了42小时就恢复了全市供电和供水,恢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秩序。敌人妄想把上海变成一个没有水、没有电的瘫痪城市的阴谋,被彻底粉碎了。
面对敌人的空袭,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英勇地投入了反轰炸斗争,成立了人民防空委员会。遍布全市的防空部队高炮、高射机枪、探照灯阵地构筑起来了;建筑物的玻璃窗贴了防止玻璃震碎的纸条,电灯套上了防空灯罩;不少高层屋顶、楼顶上安装了警报器,不时发出“呜呜呜”的空袭警报声。全市军民同仇敌忾,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抗击敌人的轰炸,保证生产建设正常运行,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尽一切可能避免造成更大的破坏和损失。
与此同时,隐蔽战线的指战员们从上海解放之初,就展开了一场侦破指示敌机轰炸目标的敌特秘密电台的紧张战斗。
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与上海市公安局长李士英、副局长扬帆召开公安战线有关处室领导会议,他们向陈毅市长立下军令状:尽快侦破敌特秘密电台,粉碎敌人下一次轰炸阴谋。
扬帆副局长指示社会处的情侦人员,必须把敌特电台的全部案件线索,一个一个过细研究,不要漏掉任何一个,分别采取措施,务必及时侦破。侦察员们日以继夜,排查线索,细心搜索。他们很快破获了解放前潜伏在上海市区市郊的秘密电台10多处,但是,还是有几部极为隐蔽的敌特电台没有被查获。
1949年10月,上海市公安局接到中央军委会公安部通报:“保密局吴思源于8月24日由定海潜沪后,已于9月27日与总台通报。”这个短短30字的通报,虽然没有吴思源的详细情况,但证明情侦人员对敌情分析是符合实际的,确有敌特电台已经潜入申城,正在秘密进行活动。侦察员查遍了上海数以千万计的户籍资料,经过50多天的努力,还是没有发现具体目标,工作一度难以深入。
谁是“吴思源”?
1950年1月上旬,上海市公安局又接到公安部通报:“匪保密局吴思源之经费、人民币775万元(旧币,下同),以汪洋名义,由金城银行汇沪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施家瑞收。”
侦察员们认真地研究了上级通报,结合申城现实,仔细分析。上海解放初期,沪港之间银行汇总业务已经停顿,从香港拨汇上海的款项,都由香港银行委托上海一些私营贸易公司代转。1月10日,侦察员调查到吴思源的经费,是由北京东路41号“合众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代转的。在这个公司香港汇款收款人名单上,查到了“施家瑞,林森中路567弄14号,1949年11月5日汇入775万元”的记录。出现了一个特工活动经费收款人施家瑞,使侦察“吴思源”电台有了新的进展。
侦察员们夜以继日地连续作战,很快查明:施家瑞,男,出生于1921年,湖南人,家有父、母、妻、子和妹等7人,其父施肖莲,在光复西路56号开设“振记瓷器店”。
然而,侦察员们在走街查访后得到的结论却是:历史上没有发现施氏父子同国民党间谍有什么瓜葛,也未发现在港澳台有什么关系。但间谍机关汇给吴思源的活动经费,确已由施家瑞于1949年11月10日领取。再进一步调查“振记瓷器店”,户籍册上记载:店主为施肖莲,店员中有账房先生许重庆,职员有施家瑞、张光隆、罗炳乾(跑街)、赵骐良(学徒)。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所谓的“振记瓷器店”坐落在上海光复西路造币厂桥(现江宁路桥)一带,是有名的棚户区。该瓷器店背靠苏州河,面对小马路,路对面的造币厂有高围墙,地形、人员都极为复杂。
他们还发现这家小小的瓷器店营业十分清淡,一天也做不了几笔生意。店里却雇用了四五个职工,按这样的营业情况,恐怕连日常开销也难以维持。况且,瓷器店是施家瑞从银行领取活动经费20天后,在1949年12月1日开张的。这不能不让人怀疑,该店是否用特工活动经费开设的“密点”?而在店内有户口登记的6人中,施肖莲、施家瑞等5个人常在店内出现,唯独一位“跑街”罗炳乾却从来没有露面。再经进一步查实,罗炳乾是施家瑞的妹夫,与其妹施丽华结婚后,住在南市区福佑路362号。
外线侦察员在跟踪施家瑞时,有两三次到福佑路附近就“脱梢”了,估计有可能施家瑞与罗炳乾在此秘密接头。而这个“跑街”罗炳乾却一直在暗中坐镇,没有跑出来。罗炳乾是个什么人物呢?他与“吴思源”又是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