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国际基因库新增该种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
~~~国际基因库新增该种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东师大在校内发现新物种
国际基因库新增该种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
王蔚
  本报讯 (记者 王蔚)华东师范大学近日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原生动物实验室采集并经数年研究确认,在闵行校区尚义湖中发现了新物种——一种纤毛虫原生动物,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Naxella paralucida。研究团队负责人范鑫鹏副研究员介绍,这是一种微小的真核生物,正模标本存放于华东师大生物历史博物馆,副模标本存放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标本产地描述中所列出尚义湖的经纬度坐标,也使得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的这个池塘成为动物分类学上的一个小地标。

  新物种的发现源于2015年6月的一次尚义湖常规采集。尚义湖是原生动物及其他微型生物的栖居地,华东师大原生动物实验室一直围绕原生动物的分类学及细胞学开展研究,所以常从该池塘中采集标本。常规采集时,气温较高,日照充足,引起水体中微藻大量繁殖,同时出现了几种摄食微藻的纤毛虫原生动物。这几种之前未采集到过的藻食性纤毛虫激发了实验人员的好奇心,开始着手鉴定物种。

  范鑫鹏、廖婉莹等科研人员还介绍说,纤毛虫的分类鉴定主要依据所有纤毛的排布模式、核器及其他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因而无法仅凭显微镜下的简单观察鉴定到具体种,为此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分类必须的研究:解剖镜下的分离、富集,活细胞形态观察,染色标本制作,结果与文献的初步比对等。通过前期研究,他们意识到其中一个种很可能是全新的。紧接着,科研人员按照现代分类学的标准手段对其开展详尽研究,通过反复采集,在一个月内获得了足够的清晰标本,随后完成了物种DNA的提取和标记基因的测序。

  科研人员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统计生物学性状数据、绘制模式图,并辅助以分子系统学分析,历时近两年,终于发表了该物种的研究成果。如今,这个新物种被归于纤毛门、Nassophorea纲、Nassulida目、Nassulidae科、Naxella属。“关于Naxella属,目前总共报道了8个种,而最近的研究要追溯到1990年报道的采集于奥地利的一个种的形态学。该属的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及系统发育地位,近30年来没有实质性研究进展。”范鑫鹏说,“此研究为该属增加了一个中国新种类,并将其命名为N. paralucida。我们的文章也为国际基因库贡献了该种的核糖体小亚基基因序列,并以此为基础首次揭示了Naxella属在纤毛门中的系统位置。”

  原生动物新物种基本上发现于广阔的海洋或人迹罕至的森林、湖泊等生境中,在热闹的城市里实属罕见。在华东师大,新物种的发现已非第一次。1998年,宋微波院士在中山北路校区发现了一个纤毛虫新物种,并命名为上海游仆虫(Euplotes shanghaiensis)。范鑫鹏认为,这两个物种的发现从一个侧面说明校园生态环境较好,其中就包括适宜微型生物生活的、多样化的微生境。“或许还有更多原生动物新物种就在我们身边,有待发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展示“瓷器活” 背后的奥秘
华东师大在校内发现新物种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07华东师大在校内发现新物种 2017-07-24 2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