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多,记者来到汇臻路鲁南路路口,正在新建的8号线汇臻路站浮现眼前。丁昊与二十几位身穿厚厚工作制服的施工人员一起,站在闷热的车站轨道上,进行着自己一天的工作。
仅仅在作业15分钟后,施工人员的衣衫已经湿透。记者发现,此时室外温度已接近四十度,丁昊向记者展示了施工现场的温度测量表,表上的指针显示,当时地铁站内轨道上早已超过五十度。
“施工人员每天需要工作近8个小时,早上五六点施工人员就开始作业,至十点收工,休息至下午三点后开始继续施工,到六点以后收工。”丁昊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工程建设进度,实现年底前通车试运营的目标,他们针对高温天气,采取了“两头做、歇中间”以及轮班制等制度,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作业。
丁昊坦言,自己参与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八年多了,几乎每年都会遇到高温天气,高温早已不是自己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是,由于8号线浦江线是上海所有现有线路中首次采用无人驾驶和胶轮路轨技术的一条线路,所以在现有技术规范中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标准,需要慢慢在施工中摸索经验,这才是浦江线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挑战。
据丁昊介绍,浦江线从2015年12月土建开始施工,目前工程一切进展顺利,计划今年年底开始试运营。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