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人们对于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的呼声日高。这是市民正当的文化诉求,管理方创造条件,满足其兴趣,是责任所在。
遗憾的是,许多博物馆实行的多为朝九晚五工作制,结果是“你上班,我开门;你下班,我打烊”,现成的“精神富矿”也因此被浪费,着实可惜。这个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公共服务单位在服务理念和手段上,还没有与公众的文化需求“对表”。这种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借位,是时候纠正了。
博物馆的馆藏珍贵,有的还是国宝,错时、延时开放,对其安全性,会带来一些挑战。但如果还没天黑就“铁将军”把门,岂不因噎废食?可以肯定,只要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包括四川博物院在内的多家综合类博物馆在今年年初,就已推出各自的错时、延时开放方案。不少城市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向市民免费和延时开放博物馆,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世界知名博物馆均有在双休日或特定日子延长开放时间的制度。这里面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印荣生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