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品姓“公”姓“私”重要吗?
斐翔
  ◆斐翔

  近日,上海油画雕塑院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吴湖帆文献展”计划于今年8月中旬开展。在第七次筹备会上,我们不仅看到有来自官方专家的身影,还有来民间的书画藏家王金声、顾余等。著名艺术史学者李超表示,将开门办院融入学术办院,不断拓展资源,文献展应该让更多公众参与,把学术研究成果从独乐乐变成众乐乐。

  事实上,官方办展览,能否引进民间智慧,甚至是来自民间的展品,一直是一个争论比较大的话题。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薛龙春近期的一篇网络热文——《拍卖会的材料能不能用?》文章中,也提出“作为博物馆,展览中出现伪作,大家都没有道德上的问题;换作是办私人的展览,情况就大不相同,就会引来谣诼。所以国内一些大博物馆常常声称,如果借展方同时打算展出私人收藏(这些作品大多来自拍卖会),则他们拒绝提供任何一件藏品,一副薰莸不能同器的架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少官方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之所以会避讳来自私人的收藏,除了真假问题之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料的有效性问题,这就好比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鲜果含量100%的果汁,其成分表中却含有水等物质,是使用浓缩果汁勾兑的,这个究竟算不算100%果汁呢?商家和消费者都有自己各自的看法。

  从官方的角度来说,其要确保的是展品能够长期一贯的公共性展示,而不仅仅是某些私人利益进行短期的“背书”。而从私人藏家的角度来看,其选择往往构筑自己的标准之上,虽然现在不少的私人藏家,他们的购买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官方机构或组织,但是他们在学术上与公立机构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而,作为官方机构办展览,不可能把展览的侧重点放在民间的藏品上。

  当然,一味地排斥民间的藏品也是不可取的。在近年来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不少的博物馆、美术馆纷纷介入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藏品。前几年,国家文物局曾经发函通知行使国家优先购买权,使得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利用“优先购买权”购买拍品。这从一个侧面也显示出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不少文物艺术品也是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的。

  正如薛龙春教授在《拍卖会的材料能不能用?》一文中所提到,重要的不是艺术品的娘家在哪里,而是你对研究对象的熟悉程度、对真伪的把握能力、对研究价值的判断力如何,而这将最终决定哪些材料能够被发现,并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回到“吴湖帆文献展”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不少官方都办过吴湖帆的展览,但其中不少藏品都是来自早年民间的捐赠。因而此次上海油画雕塑院邀请来自民间的收藏家,无疑也是期待着来自民间的智慧,能够让展览更加有看点。

  展品究竟是姓“公”还是“私”,这其实并不是重要,关键是官方策展人使用这些展品的目的是为“公”还是“私”,这才是最重要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A28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消息
   第A30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贾平凹遇毒舌
展品姓“公”姓“私”重要吗?
一百年前,有人把小便器送到艺术展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A31展品姓“公”姓“私”重要吗? 2017-07-29 2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