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升平居委举办的“侨之家”系列活动的第一站,也是市政府年度实事项目中“提升4500个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的具体呈现。市文广局第一季度全面推进这一项目,将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有效落实在百姓家门口,“打通最后一公里”并提出“一居村一品”的特色。
升平社区“侨之家”活动以四季划分,围绕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为侨眷送上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特色活动。日前,与陈桂林一起体味汉服穿戴仪式感的还有20多位侨眷,他们跟着老师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学习作揖礼,拈起兰花指效仿古代美人手执罗扇的仪态,拉弓搭箭体会中国古人的“射法八节”……
中心城区的居委与非中心城区的村委,为周边市民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因地制宜。在闵行区曙建路78弄和谐金都邻里中心内,梅陇镇文体中心为一场春日茶话会搭配了10个不同品类的节目,其中由双溪村村民自己编排的舞蹈《吉祥安康》尤其受欢迎。5年前,千余名双溪村村民集体搬入了金都路居委会管理的小区内。住房条件升级后,如何让居民产生新家的归属感?双溪村村委会想到了“以文化守护乡情”的点子,除了和居委会场地联动频频引入文化演出、活动,还鼓励村民在新家门口登台演出。
非遗项目也是“一居村一品”的热点。81岁的吴美华是奉贤山歌剧传承基地教学小组的一员,至今还在南桥镇教居民们学山歌剧。在她和萧莺莺、朱祖德等山歌剧名家的带领下,南桥镇多个居村的居民学会了五十段经典曲目,如载歌载舞的《摸花轿》、新山歌《新嫂嫂》《健康生活每一天》等。吴美华表示,学唱山歌剧的学员越来越年轻,前来上课的居民平均年龄已经降到40岁。
见习记者 赵玥 吴旭颖
本报记者 肖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