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既满足“饱腹”需要,也提供人体每日所需能量,因此三餐的能量分配也应合理。陈教授介绍,“对于青少年三餐供能比例应为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30%-35%,所以午餐非常重要,一定要吃饱。”一般来说,食物的摄入讲究摄入与消耗的平衡,但针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龄儿童,摄入应高于消耗。而要达到营养均衡的目标,中小学生一天应至少摄入18种食材,最好在18-25种,且要保证一定的食物数量,合理搭配以实现营养素的全面;对于学龄儿童的烹饪方式应注意尽可能清淡、少油炸,盐摄入每天应该控制6克以下,这一点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的。”陈教授提醒道。
从产热营养素供能比例来看,青少年摄入的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5%,脂肪在20%-30%,碳水化合物为50%-65%,此外还特别要补充钙、铁、锌等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膳食纤维等。具体而言,小学阶段的学生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250克,初中生为250-300克,高中生为300-350克;水果摄入量约为蔬菜量的一半。相对来说,青少年处在生长高速发育阶段,对蛋白质要求很高,小学生每日摄入量应达到40克,初中开始“男女有别”,初中生女生为60克,男生为65克,高中男生为75克,女生60克。陈教授特别提到优质蛋白的摄入问题,“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如果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和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相似,则吸收率利用率就越高,营养价值就越高,这就是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质摄入量一半以上的原因。大豆蛋白和绝大多数的动物蛋白都是优质蛋白,如鸡蛋、大豆制品、鸡鸭肉和动物血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食物来源,而且动物血的血红素铁含量非常高、易吸收。”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