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慷慨赴死为共和彭家珍
吴文诩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的彭大将军专祠内,一座高达近10米的石碑矗立其间,碑身南北面书有“彭大将军家珍烈士纪念碑”,东西面写着“先烈彭大将军家珍殉国纪念碑”。

  1912年1月26日的深夜,北京西四北红罗厂,清朝顽固派首领良弼家宅门口响起猛烈的爆炸声。23岁的京、津同盟会军事部长彭家珍只身深入虎穴,用土制炸弹将良弼炸死,自己则英勇捐躯。

  彭家珍,字席儒,四川金堂人(今青白江区城厢镇人),1888年4月9日出生。1906年毕业于四川武备学堂,后赴日本考察学习军事,在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接受孙中山先生倡导的革命思想。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但清王朝以良弼为首的顽固派不甘失败,组织“宗社党”拼力反抗革命。良弼是“宗社党”领袖,他坚决反对清廷与革命政府议和,欲集结十万清军与革命军决一死战。

  为了扫清革命阻碍,彭家珍自告奋勇,决定舍身前往刺杀良弼。彭家珍通过调查发现,良弼的亲信弟子、奉天讲武堂监督崇恭与自己外表相似,可以假扮他去见良弼,于是便印了崇恭的名片,又购买了一套清军官服。

  1912年1月26日晚,当良弼乘坐的马车回到府邸门前,良弼正从马车上迈下一只脚时,一个身着清军官服的青年人迎上来递上一张名片。良弼觉得不认识眼前这个人,诧异之间欲转身快步回府。突然,青年人掏出一枚炸弹,一声巨响后,良弼应声倒地,左腿当即被炸断。一块弹片也击中了青年人的头部,他不幸壮烈牺牲。这个青年正是彭家珍,时年23岁。两天后,良弼伤重死去,同时殒命者还有其八名卫兵。

  那是一个为革命慷慨赴死的年代。爆炸行动前,彭家珍写好绝命书,连同账簿和现洋200元装入皮包内,交给同志。“共和成,虽死亦荣;共和不成,虽生亦辱。与其生受辱,不如死得荣。”这是彭家珍留下的生命绝唱。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在爆炸行动十多天后,清朝宣统皇帝下诏宣布退位,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孙中山称赞彭家珍“我老彭收功弹丸”,并追赠其为“陆军大将军”。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签发给其家属《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表彰彭家珍“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彭家珍已经牺牲100多年,如今家乡城厢镇的变化非常大。近年来,城厢镇以重点镇建设为契机,以现代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五区一带”和古镇保护开发的产业发展布局为基础,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新华社记者 吴文诩

  (新华社成都4月9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潮起博鳌
   第A03版:潮起博鳌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多地银行今起核查失效身份证
春城 日晕
折达公路质量问题8人停职
有扫地机真不用扫地?
普洱野象二度“逛”进城 被“拘捕”送往救助中心
慷慨赴死为共和彭家珍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0慷慨赴死为共和彭家珍 2018-04-10 2 2018年04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