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18年上海市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府对外发布《上海市深入推进技术改造 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上海将全面启动实施技术改造焕新计划,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大量投资用于技改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投资活动。在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光看来,技改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前后投入4000万和7800万元人民币进行技术改造,其中政府专项政策扶持730万元,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高清IPS彩膜设计和生产技术突破。改造后,产能增加,产品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今年第二季度,我们还将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预计投资1亿元左右,主要用于新技术的研发。”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透露,上海已经进行了三轮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占上海市工业投资的比例不断上升,由2008年的47%上升至2017年的61%。鼓励和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已成为实现上海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2009年-2017年,上海累计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496项,总投资2321亿元,落实国家、市、区三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145亿元,资金的投资拉动倍数超过16倍。2017年,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29亿元,同比增长7.1%。
技改计划范围扩大
新一轮上海“技术改造焕新计划”(2018年-2020年)明确提出,开展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精品化、绿色化六大工程。今年,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被纳入技术改造重点支持范围。2018年打造200个示范项目,带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施1700项技术改造项目,努力实现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0%的目标。新的技术改造计划扩大了技改支持范围,将软件、专利、试验、检测支出也纳入支持范围。按照新的技改政策,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规模比原先政策可提高25%左右。今年还将重点推动以工业互联网为特征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