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思南公馆举行的“思南城市空间艺术StArt Festival 2018-上海城市空间艺术节”化身为天马行空、妙趣横生的艺术大派对,三天逾百场免费开放的艺术活动,令公众享受到一场文化艺术视觉盛宴。
弱台词、重视觉、多焦点、重互动是艺术节挑选剧目的首要原则,消除了语言上的障碍,观众更易理解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表演。
公众在思南公馆的15个公共空间里,可以随时邂逅艺术。主办方说:“艺术节所有的演出内容都是根据思南公馆的场地条件量身定制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对观众而言,艺术节期间漫步思南公馆,可以感受到随处就能与各种演出‘迎面相撞’的幸福感,获得不同的戏剧视野和观剧体验。”在思南小广场吹个微风,却被拉着跳起了来自法国布列塔尼的民族舞蹈,大家跟着法国艺术家的热情示范,手拉手围成圈,彼此不分国籍,忘却年龄,用舞蹈作为沟通的桥梁;在AJM法国餐厅喝个法式花园下午茶,却和艺术家罗月冰坐在隔壁桌,吃着司康饼,闻着花园的芳香,观看一场发生在餐厅的舞蹈艺术,分不清自己是观众还是演员;甚至在15个公共空间之外,观众在躲雨的时候,透过玻璃窗看到一位女舞者走在雨下欢乐大笑,在雨中打了一个虎跳。这位特别的观众马振骋老师说:“这是今天下午节目单上所没有的‘演出’,非常满意!”
收获欢乐与正能量、被艺术感动,成为观众在本次“艺术节”的最大感受。大雨时,来自意大利都灵的艺术家嘎里罗不愿延迟演出,坚持冲出室外为观众们唱起《雨中曲》的那一幕,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而他带来的作品《嘭嚓一人乐队》,更是本次艺术节上人气最高的演出之一。他全身背了12件乐器,一边走一边邀请观众一起互动表演,犹如童话故事中那位吹魔笛的人,有一种让所有人深深为之吸引的魔力。
在思南公馆品牌总监郑毅看来,对名仕旧居的保护再利用、藏在梧桐绿荫鹅卵石墙后的文创活力,都彰显了思南街区探索实践文学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融合。此次,公众在思南除了可以投入艺术的狂欢,也可以在思南书局感受文化书香。艺术与文化的高密度活动,令公众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