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去巴黎,谁不会去“老佛爷”呢?
当然,谁都知道,此“老佛爷”非彼“老佛爷”,指的是法国著名的百货店“拉法叶特”,中国人把它谐音为“老佛爷”,很逗。
拉法叶特大名鼎鼎。他是法国的贵族,却支持大革命,起草了《人权宣言》,设计了三色旗;还在大革命前,他就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被美国人奉为英雄。在法美两国,用他名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城市、街道、广场、公园、教区、学院、军舰……百货店不过是其中之一。
“老佛爷”法国各地都有。巴黎的“老佛爷”旗舰店,位于奥斯曼大街40号,与“巴黎春天”相距不远,是中国游客趋之若鹜的圣地。
当你在夜幕降临后经过那一带时,会看到美丽的霓虹灯点亮夜空,你的心跳不由得会加快。你加紧脚步朝它走去,又会看到另一道风景:在美丽的霓虹灯下,似有繁星在闪烁。这让你忍不住赞叹,哇,到底是“老佛爷”,景致果然别样!等你终于走近了,你就会哑然失笑,原来那闪烁的繁星,都是香烟头的微光!在“老佛爷”门前的台阶上,有众多男士在抽烟。你从他们中间穿过,发现他们大都长着跟你相似的脸,多半是你的同胞吧。
他们的女人呢?当然在里头!你一步入“老佛爷”,便会看到在它镂金雕花的巨型穹顶下,在岛屿般星罗棋布的柜台间,有无数的人,主要是女士,拎着大包小包,像鱼群一样缓慢却汹涌地流动着。你还没有回过神来,就有人向你问路:“请问,退税处怎么走?”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你无师自通地指指一列长长的队伍,建议说不妨去那边问问。
此刻你恍如置身于国内的百货店,唯一的不同是雇的都是老外店员。黑的白的店员会跟你说“你好”,而不再是一门之隔的“笨叔”(法语“你好”)或“笨叔坏”(法语“晚上好”,得用沪语念)。你试探着问他们厕所在哪,他们会热心地指给你看。而你知道,这是“老佛爷”独有的优待,在巴黎一般的百货店里,你休想找到什么厕所!
解决了内需,逛过了商店,我走出“老佛爷”,不免松了一口气。沿着奥斯曼大街,我朝西走去。与“老佛爷”相隔几十号门牌,奥斯曼大街102号,是普鲁斯特的故居之一,他在那里完成了《追忆似水年华》。
然而我知道,即使到了那里,我也是进不去的。普鲁斯特的故居,现在是一家银行,而且正在装修。曾经有一个白天,我专程去那儿,银行正在营业中。我问前台小姐,可否上去看看,楼上有普氏的房间,她坚决地说不行。我说有人上去看过的,她说那是前一家银行,曾保留了普氏的房间,但现在换了她那家银行,就把普氏的房间拆了,改造成了银行办公室,原来属于普氏的家具,都搬去了卡纳瓦莱博物馆。我说那我办张你们的卡,成为你们银行的客户,可否上去看看那间办公室?她说即使成为银行的客户,也没必要去楼上的办公室……
于是我只好在外面徘徊,看看那块故居纪念牌。它倒是被保护得很好,为防建筑垃圾的侵害,上面还罩了一层薄膜。纪念牌上写着,1907至1919年,普鲁斯特曾住在这里。那正是“老佛爷”烈火烹油的扩张时期,普氏却两耳不闻窗外事,挑灯永夜,闲著人间不见书。1912年,“老佛爷”经过华丽装潢,重新亮相,轰动巴黎,普氏则完成了《追忆似水年华》的初稿,却无人问津;1919年,一架飞机成功地降落在“老佛爷”屋顶,“老佛爷”以策划此事而名声大噪,普氏也以荣获龚古尔文学奖而声誉鹊起,却被一家银行赶出了这里……而七十年后,《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本问世,在中国刮起普氏旋风,“圈粉”无数。我也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到这里来朝圣。
那家银行装修完毕,拆除了脚手架以后,我又去过一次,这次是去告别。外立面已面目全非,只有纪念牌依旧,且已除去了薄膜。我不再徒劳地试图攻上楼去,只是在外面的人行道上坐坐。瞻仰着这栋建筑,心里想着的却是,这家银行总会倒闭的吧……
想也白想。还是仍朝东走,去“老佛爷”逛逛吧——听说它最近正在抢滩中国?
走在奥斯曼大街上,有感于普氏故居的消失与“老佛爷”的热闹,遂戏仿余光中的《乡愁》,胡诌了这么几句:
中国人的巴黎
是一条短短的奥斯曼大街
“老佛爷”在这头
普鲁斯特在那头
念给别人听,别人也会笑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