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装上“开关”恢复“尿自由”
吕婷婷 杨嘉麟
  四十出头的教师陈女士出现尿频、尿急,伴排尿困难有三年了,每次小便都是断断续续排不干净,即使靠双手紧压下腹也无法获得“排空感”。药物治疗乃至心理治疗都没能使这些症状获得改善,而病情的进展严重扰乱了她的正常生活节奏。当被确诊患有“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后,她在仁济医院泌尿科盆底中心吕坚伟教授的建议和手术下,植入了膀胱起搏器,现在她每天排尿次数恢复到了生病前,也解决了排尿困难,一个小小的“开关”让她获得了新生。

  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上,受到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尿潴留等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困扰的人群高达16.6%,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排尿功能障碍问题的常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锻炼等,随着排尿障碍问题的凸显,有些患者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不能很好地改善症状,或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生活质量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而膀胱起搏器(骶神经调节疗法)可以带给患者新的希望。

  膀胱起搏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体内长期使用的神经调节治疗手段,通过弱电脉冲影响骶神经,调控膀胱、括约肌和盆底神经反射。简而言之,就是能让主管膀胱和排尿的神经准确地向大脑送达“开”“关”信号。该治疗尤其适用于各种盆底功能失调疾病,经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如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慢性尿潴留以及间质性膀胱炎等疾病,这种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排尿症状,能使患者恢复日常活动,也避免了接受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创伤很大的手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盆底中心的临床统计显示,受到排尿功能障碍性疾病困扰的人,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几乎每天都会经历,轻重程度不等,但就诊率低,仅不到两成人到医院就诊。很显然,患教工作任重而道远。仁济泌尿科盆底中心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开展骶神经调控疗法治疗泌尿相关疾病的医院之一,也是目前全国骶神经调控年手术量最多的单位,在骶神经调控术的手术技术和调控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日前还挂牌成立了仁济医院南院骶神经调控临床示范中心。在排尿障碍疾病普及方面,仁济医院南院“盆友会”等公益患教活动坚持每年定期开展,逐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吕婷婷 杨嘉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军界瞭望
   第A19版:军界瞭望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康健园
   第A2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院前正确救治 赢得抢救先机
性格外向并非抑郁症“护身符”
装上“开关”恢复“尿自由”
药食同粥防中暑
科普活动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A22装上“开关”恢复“尿自由” 2018-07-23 2 2018年07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