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特设“手语”音乐剧
费 心
  ◆ 费 心

  聋人也能“听”的音乐剧,听上去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前几天,风靡英美的百老汇音乐剧《长靴皇后》在上海上演。这个以变装皇后为主角讲述的题材,新颖程度在国内实属罕见。当男人穿上那双红色、亮眼的长靴撩拨着观众的心时,你是无法被拒绝的。而这处剧目背后试图传递的则是“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学会理解,学会尊重”的理念。那日,当我怀揣着猎奇心态走进剧场,离开时却意外收获了超越剧目意义本身的感动。

  音乐剧除了绚丽夺目的舞蹈,演员精湛的演技,音乐自然是不能或缺的一部分。当我走进剧场时,发现舞台前方左侧观众席不少观众在用手语交流,这着实让我感到了意外。听障人士竟然可以“听”音乐剧?正抱着疑惑的心态抬头便发现字幕大屏上打出了如下字样,“今晚演出首次配备手语翻译,上海在中国创造奇迹,让聋人和普通观众共同欣赏名剧,为中国聋人的社会融入增添光彩。”

  当日,除了欣赏剧目,可以感受到普通观众的余光也不时向听障观众区投去。负责手语翻译的姑娘站在左侧观众席与舞台中间,面向观众,背对着舞台。和平日里新闻中出现的手语翻译不同的是,这位姑娘几乎是和演员一样带着情绪,用生命在比划着剧情。可能是考虑到体力原因,下半场手语翻译又换了一名工作人员。看着台下聋人区域发出的鼓掌声,着实想为提出开设手语场的主办方鼓掌。

  无法想象,近2个小时的演出,手语翻译需要花多久时间练习才能让特殊的观众在演出中和普通观众一样完整无误地欣赏完整出剧目。作为一名经常走进剧场的观众,我似乎也从未想过这样精彩的现场演出和听障人士之间其实有着一堵高高的壁垒。而此次在中国的破壁之举,也让我感受到了艺术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演出结束时,观众不仅给演员们,也给当日的手语翻译们送去了持久不息的掌声。原来,手语也可以有艺术般的表达!原来,只要心中有爱,听障人士一样能“听”到属于他们的音乐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共享进博会
   第A03版:共享进博会
   第A04版:共享进博会
   第A05版:共享进博会
   第A06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7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广告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2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味道
秋鸣
红尘里的饭
胜记啫啫煲
无 题(493)
美国旧金山的艺术宫
上海特设“手语”音乐剧
秋天的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A19上海特设“手语”音乐剧 2018-11-11 2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