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小Q”出行越来越“无障碍”
许多中国人听说导盲犬是从电影《导盲犬小Q》开始的,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日本残疾人带来的导盲犬、导听犬等辅助犬功能展示,让中国观众对辅助犬这一功能犬的作用有了眼见为实的感受。自从10年前上海拥有第一只导盲犬以来,随着上海无障碍水平的不断提升,为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出行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法律依据和社会条件,越来越多的导盲犬来到人们身边。
导盲犬是视力残障人士安全出行的助手和伙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经过残疾人、残联组织和媒体的不断呼吁,导盲犬已能进出铁路、飞机、地铁、公交等许多出行工具,音乐厅、展览馆、商场等许多公共场所也出现了导盲犬的身影,这既方便了拥有导盲犬伙伴的视障者出行,也为更多导盲犬来到其他视障者身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据悉,目前上海在役导盲犬共37条,还有许多“准导盲犬”正在接受训练,经过培训和配对后,有望成为更多视障者的好伙伴。
社会爱心不间断 退役犬有好去处
10年来,导盲犬给视障人士带来许多帮助,自身也面临更新换代。在此次10周年纪念活动中,三条退役导盲犬被爱心家庭领养,上海尚德实验学校初中部学生还向上海导盲犬项目捐赠10万元爱心善款。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帮助将会为视障人士携犬出行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而为视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多机会。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