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视缘何“骨碌碌”
叶世荪
  文 / 叶世荪

  在很长时间里,我一直没弄明白,形容眼睛快速转动、环视的词语“骨碌碌”“骨溜溜”中的“骨”是从何说起的。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音的。我国古代造字的先圣们,很注重字形和汉语音义的关联。这个与眼睛、与观望关系不大的骨字,应该是后来人们为了方便而借用的。直到看到明代杨慎《俗言解字》,才发现骨碌的原形是“目谷睩”:“目四顾审视曰目谷睩。”目谷也作目角,古籍记载如下:《集韵》:“古禄切,音谷”;《玉篇》:“目开也”;《广韵》:“大目也”;《类篇》:“目动也”。睩的释义也很清楚。《集韵》:“龙玉切,音録,谨视貌。”

  目谷睩放在一起,形容眼睛急速转动、左顾右盼、四处张望,意境顺理成章,让人一看就能明白。

  其中睩字,因多次出现在留存下来的古籍中,被认可得更早些。乾隆年间刊印的胡文英《吴下方言考》就有对睩睩相叠两字的考证:“睩睩,音禄。王逸《九思》:‘哀世兮睩睩’。案:睩睩,目转视貌。吴中谓转视曰‘括睩睩’。”只可惜这个目谷字在此并未堂皇现身,而是借壳“括”字。括在上海话中也读若“骨”(入声)。

  上海话中音近“骨碌”两字的词语不少,例如:表示墙脚旮旯的“角落(角落头)”;意为因此、所以的“格咾”;模拟吞咽及其他声响的象声词“啯啰(啯啰哆)”;形容圆形的“骨碌圆(滴骨碌圆)”等。可见,探索“目谷睩”个源头,对于明确词义、突显其与其他近音词的区别,应该是有意义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 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广告/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2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老早做裁片也是DIY
上海人“吃”眼啥物事
塌苦菜炒年糕
沪谚熟语印
早浪搭泡饭拜拜
环视缘何“骨碌碌”
新民晚报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A22环视缘何“骨碌碌” 2019-01-20 2 2019年01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