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2019年02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涉黄、链接广告、付费陷阱……
有害教育类App为何屡禁不止?
  教育部去年底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来,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App顶风作案,出现涉黄信息,有些不良App换个马甲以公众号、小程序的形式链接游戏和商业广告,有的学校暗示家长装App查分数看考卷,有的还有付费陷阱。

  仍有部分有害

  教育类App顶风作案

  去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明确要求停止使用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或利用抄作业、搞题海、公布成绩排名等应试教育手段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App。目前,大量严重违规的App已经下架,仅苹果应用商店下架的教育类App超过15000个。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教育类App出现黄色内容。一款号称“中小学生学习好伙伴”的App“作业狗”上,在其有社交功能的“遛一遛”栏目中,常常可以见到“全网处cp”“刷赞送会员”等信息。记者在其“醉校园”聊天区,发现有用户不断发黄色图片和引诱性文字,多次投诉仍然封不住。记者发现,其聊天区基本是不设防的,任何人都可以注册为用户发布照片和言论。

  还有一部分违规App转战微信公众号或者小程序,有的甚至“山寨”一些知名App,获取流量关注,继续传播游戏和广告。

  记者在微信小程序里搜索“作业帮”,结果出现180多个跟“作业”有关的小程序。其中一个叫“作业答案新版”的小程序,点开就进入包含了20多款网络游戏的界面;“作业帮小助手”“作业帮搜题答案”小程序首页打开就有广告链接直接进入某商城;“作业帮在线答题”页面有公众号广告链接。记者发现,这些小程序很多都是个人开发的,属于“山寨”“作业帮”。

  教育部门已经明令禁止通过App公布学校考试分数和排名。但有家长告诉记者,学校暗示家长可以通过有关App查询孩子的期末考试分数和排名,登录一看,如果需要了解个性化信息如孩子学业诊断等则需要付费,其中还嵌入了培训机构广告。

  开发准入门槛低

  缺乏日常监管

  经查询,存在黄色信息的App“作业狗”,其运营商为深圳万利达教育电子有限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该企业已于2018年6月注销。但其产品“作业狗”未被封查,也未下架,运营至今。

  业内人士表示,应用商城对App的上线应该负起监管责任。据了解,苹果公司目前对于违规App实行“黑名单制度”,要有相当多的用户在线投诉,获得苹果公司的关注进而被列入黑名单,再经过苹果公司审核后才能禁止运行。但一些开发企业花钱刷好评淹没差评,让应用商城的监管也很无力。

  业内人士介绍,近年在线教育兴起,大量资本涌入,但教育类App的开发准入门槛低,无需教育机构资质,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开发者甚至可以是个人。这些开发商为了获取更多收益,会把端口开放给互联网广告分发平台,让其在页面投放广告。一些游戏开发商深知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重要消费群体,在App中链接游戏,以学习之名吸引更多流量到其游戏界面,进而得到更多“变现”机会和广告开发价值。

  对此,有微信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微信虽然负有一定的监管职责,但是审核监管难度大。当前审核主要还是靠人工抓取,但面对海量的外部链接内容,审查很难面面俱到。

  对于依然有学校要求通过App查分查排名,教育界人士表示,这是学校和App运营商切中了部分家长需要掌握孩子成绩和排名的“刚需”。不少家长表示,中考、甚至有些小升初民办学校招生等都是凭分数择优录取,家长需要准确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排名,以便“对症下药”。

  加大处罚力度

  多部门联动加强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教育类App运营商的违法成本很低,一旦出了问题,最多就是封号、封域名、封IP地址等,有的运营商被封后变换域名或口令很容易就卷土重来。

  专家建议,在准入阶段,监管部门应对App开发商明确资质、提高门槛,对其产品内容的设计提供指引;在运营阶段,监管平台或部门要借助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甄别,依法依规做好审查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要严格执法,定期向社会公布黑白名单,畅通举报渠道。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说,公安、文化、教育、网信、工信等多部门应联合执法,共同为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负责。

  据新华社广州2月13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都市小区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有害教育类App为何屡禁不止?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再次月夜休眠
涉嫌破坏环保15095人被逮捕
我国研制出“智能窗纱” 50秒内净化室内雾霾
赵义京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0有害教育类App为何屡禁不止? 2019-02-14 2 2019年02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