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厅前,游客们的手上就拿到一根充气的塑料棒,这是观展的互动道具。走进第一个展区,光线渐渐暗下来,映入眼帘的便是悬挂在展厅正中心的蔚蓝色地球。球形展厅四周的墙壁上则是各种深海鱼类畅游的数字影像,让观众仿佛来到了真正的海底世界。用手中的塑料棒轻轻一戳,投影中的鱼儿便会“感受”到塑料棒的接近,立即四散游开。高科技实现的互动影像,让不少孩子玩得不亦乐乎,久久不愿离去。国家地理中国区副总裁米歇尔·卢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持续使用不可回收塑料,那么到2049年,海洋中塑料的总量就会超过鱼的总量。看到这个数字,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惊和伤感。因此,国家地理有一个‘拒绝塑料星球’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呼吁抵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保护海洋生物。这个展览符合我们一贯的理念。”
再往里走,一整屋悬在人们面前的水母灯闪耀着淡蓝色的光,挡住了去路。当有人走近这些“小水母”,它们又立刻有所感应,变成粉色和黄色,蹿到高高的天花板上。据介绍,这是由红外感应实现的效果,当游客漫步在厅内,就仿佛被一大群水母环绕,能近距离地观察这些与人和谐共处、又保持微妙距离的美丽海洋生物。“这次的展览完全是无实物展出,”中嘉集团首席执行官潘军介绍,“像这样的商圈都希望海洋馆能入驻,以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但人类模仿的生态环境和真正的海洋环境有无法消除的差别,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我们利用红外感应、3D全景等技术,再结合艺术设计,让市民们能‘无伤害’却又直观地感受海底世界,了解海洋的美丽,激发他们保护海洋的动力。”
本次海洋互动展共分为蓝色神往、命运奇观、共舞的王国、人鱼童话、灵魂启示号、圣洁守望者、奇迹的盛典、守望深蓝等8个不同主题的互动区域,每个区域都蕴含着神秘的故事情节,等待游客的探索。展览将于4月5日至5月19日对外开放,之后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0-12场巡展,把来自海洋的生命之美和对地球家园的热爱和保护传递给更多观众。
本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