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迹猛将弄
成银生
  成银生

  去年秋天,江南缅桂飘香,我回上海探亲。悠悠步跨外白渡桥,去寻找儿时住处猛将弄。

  我是江苏启东人,但是在猛将弄这个小弄堂石库门杂居楼长大,习俗口音、生活做派已然半个上海人。史载,“猛将”为民间驱蝗神,保护五谷丰收,受到百姓爱戴。我家住处,虹口区吴淞路407弄,就是闻名上海的猛将弄。十几年前随着城市发展被拆,2008年回沪,我没有找到它的痕迹,只在附近一家小店吃了一碗“风味全无”的阳春面,带着遗憾回京。留下的心结能不能解,就待这次。

  从黄浦江畔上海大厦旁边的吴淞路1号开始,逐个寻找,终于找到了408号,不过不是原来的杂货店,成了漂亮的银行。这应该是407弄的对面啊。兴致勃勃、满怀希望地跨过天桥,只见几栋新建的高楼,还有一排排在建的新房,却怎么也找不到猛将弄的影子。怏怏不乐地离开,又心有不甘,在孩子的鼓励下,返回再寻。嘿嘿,目标就在刚刚走过的天桥旁边,真是喜出望外。整条弄堂被拆了,居然还留了一小截弄堂口。我和“孤苦伶仃”尚存的小商店店主老婆婆聊了聊,她双耳失聪,没有问出一个所以然。但是,我确定它就是我儿时经常路过的小商店。旁边那个读报栏没有了,稍大一点的我经常在栏前看报。幸亏还留有两排旧房子,我可以带着回忆慢慢溜达。

  我想起儿时生活的房子,房东将这个二层楼房子切豆腐块一样,一间一间分租出去,住户全是穷苦人家。进楼门是一个小天井,有共用自来水水池和水管;进入楼内,是客厅和厢房隔成的小房间,分别住了好几家;二楼,有前楼、后楼、厢房隔成的房间,父母亲就在前楼养育我们。楼内外没有厕所,每家都有马桶。二十多家人家住一楼,谁家有什么动静,全楼一清二楚。夫妻吵架、打骂孩子、摔盆摔碗、拉屎撒尿,喝酒划拳、麻将声声,几乎天天发生。好不喧闹也!

  回忆中穿越前行,奇怪的是后弄堂存在几十年的小卖部还在,唱越剧的剧场没有了,教堂也还在。昆山公园和百官街,是我儿时玩耍的区域,现在规整干净,鲜花环绕,静美依然。吴淞路、峨眉路十字路口,原来的小马路已经变成纵横交错的大马路。一位老朋友告诉我,吴淞路一带正在抓紧建设,这里将成为国际邮轮的集散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黄浦江畔。

  在407弄弄堂口,巧遇解放上海的一位三野兵哥哥,87岁了,满口山东话,自称是陈毅部队的老兵,一直住在猛将弄。上海人对解放军、对陈毅充满真诚的感情。我在安徽劳动期间,听到陈毅去世的广播,无论是四川籍老干部,还是上海的小青年,情到深处、嚎啕大哭。上海解放,大家兴高采烈,小孩子更是欢呼雀跃,到马路上欢迎解放军。父亲去一个工厂食堂做大师傅,后又被分配到上海机修总厂当炉前工。和过去相比,家里的生活冰火两重天。

  岁月如梭,如今我们家的成员陆续在上海别的区域购置了住房,我则定居在北京,但生活在猛将弄的时光,仍是陪伴我一生的温暖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
生命的活力
借衣记
清澈的眼神(油画)
想念普希金
寻迹猛将弄
那时中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寻迹猛将弄 2019-09-14 2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