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时中秋
孔强新
  孔强新

  说起中秋月饼,勾起我旧时记忆。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在海门县城外婆家。中秋前一天,县食品厂在体育场一角,搭了临时围棚。到了中秋节,只见那里彩旗飘飘,人头攒动,镇上居民,邻近乡民,纷纷赶来购买月饼。食品厂烘焙的都是苏式月饼,用油纸包装,十只一卷,当地人叫翻烧,品种只有百果和细沙。海门盛产优质大红袍赤豆,细沙猪油月饼特别甜糯,咬一口,齿颊留香,至今难忘。

  后来,我回到申城,年年在父母身边过中秋节。我家住在徐家汇附近。那儿一带食品店不多,市百六店对过的衡山食品商店门面最大,华山路同仁街口的稻香村是老店,往北靠近广元路也有爿南货食品店,中秋节前都早早供应月饼。月饼有广式、苏式和潮式三种。印象中,广式金腿三角五分一只,百果三角二分,椒盐和玫瑰豆沙便宜些。苏式和潮式一般不超过二角钱。其他诸如奶黄椰蓉莲蓉咸蛋黄开洋干贝冰皮之类闻所未闻。衡山食品店还有福建礼饼,百果馅的,类似苏州大麻饼,油脂香,果仁足。那时人们嗜好甜食,市面上鲜肉月饼罕见,大约进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襄阳路上的乔家栅才烘焙鲜肉月饼。

  父亲舍得花钱买杏花楼广式月饼,也会趁去龙华或漕河泾镇茶馆喝茶的机会,顺便捎带一两卷土产苏式月饼,记得也是十只一卷,每只两面有一张方块形油纸衬着。品尝广式月饼时,母亲会将不同花式品种,切成几小块,让大家分享。她还用核桃仁花生仁芝麻葡萄干金桔饼糖冬瓜红丝绿丝桔皮细末,拌入白糖腌渍的板油丁,自制苏式月饼。趁热吃,干果肉香甜怡口。只是油酥少,放上一两天,饼皮硬似钢蹦儿,父亲戏称像铁炮。那时我们牙齿好,只要有的吃,不在乎硬如铁炮。

  中秋佳节,除了品尝月饼外,家家户户喜食鸭子、芋艿煮青毛豆,这个老祖宗传下的习俗,至今不衰。我母亲当年喜欢煮八宝鸭,将酱油精盐味精拌好的糯米、红枣、栗子、白果、桂圆肉之类作馅,塞进鸭肚,用线缝好,放入大锅煮熟。汤鲜肉香馅美,真是一道中秋节的美味佳肴。

  十日谈

  感恩与思念

  责编:史佳林

  夫妻俩共同创意亲手制作一款月饼,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广告
   第A11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乐活年华/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
生命的活力
借衣记
清澈的眼神(油画)
想念普希金
寻迹猛将弄
那时中秋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那时中秋 2019-09-14 2 2019年09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