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否?益生菌
杨秉辉
  杨秉辉

  细菌是一种低等的生物,它比人类更早地来到这地球上,人类出现以后,它不请自到,寄生于人体内外,人体的皮肤上就附着大量的细菌,弄不好就长个疖子、生个疮;鼻腔里的细菌可引起鼻炎,若向下发展则可引起气管炎、肺炎;咽喉部位的细菌可引起扁桃体炎,若这细菌是贝他链球菌,还可能引发风湿病、肾炎;泌尿道里的细菌可以引发肾盂肾炎、膀胱炎;胆囊里的细菌可以引发胆囊炎……反正细菌所到之处,只要人的免疫力不济皆可致病。

  人体内细菌的大本营在肠道,并主要在结肠之中。据估计肠道中的细菌超过1000种,总量高达100万亿个。如此之多的细菌在人体肠道中生存,不可能不对人体产生影响。人们按照习惯的思维想来:这些细菌如果都造起反来,那还了得?幸而在人体肠道内的这1000种细菌良莠不齐,而且据研究90%为双岐杆菌族,它们紧贴肠壁生长,在肠黏膜上形成一道屏障,可以阻挡致病菌入侵,而且还能产生抑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实在是扮演了一个人体卫士的角色。无怪乎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的病人反而会产生腹泻,便是因为广谱抗菌素既抑制了对这抗菌素敏感的致病菌,也抑制了能保护肠道的这“好的”细菌,如果肠道中还有对这抗菌素不敏感的致病菌,便会引起腹泻。因此对广谱抗菌素大多规定有“疗程”,不能长期使用,便是这个道理。

  其实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在相当的程度上依赖于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还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炎症、肿瘤等有关。肠道菌群既然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相关,自然与肥胖相关,同样也与糖尿病相关。初步的研究已发现2型糖尿病者肠道内双岐杆菌、乳酸杆菌不足而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的细菌增多,这些菌群的变化导致在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影响了糖代谢,导致糖尿病。

  肠道菌群的研究还只是在起步阶段,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民众而言,首先是理解细菌并非皆是有害之物,在人们肠道中存在着大量有益的细菌可以称之为“益生菌”,对于这些益生菌理应着意保护。比如:切勿滥用广谱抗生素、泻药及消炎止痛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丢失益生菌;避免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及久坐少动的生活习惯,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的正常状态。

  益生菌之于人实在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共生是指相互的需要,人需要益生菌、益生菌也需要人体提供给它养料,有利于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养料称为“益生元”,可溶性纤维素中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糖等皆属此列。这些“益生元”主要存在于麦麸、豆类、水果、干果、蔬菜茎叶之中,经常摄取,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有益于人体之健康。

  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至今尚不足20年,但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已初现端倪,人们对其应加爱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专版
   第A07版:专版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夜上海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往事回眸/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晚报
四十年
海滩边的房子
一个人的房间
天坛古树 (速写)
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那年那天
书法
知否?益生菌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知否?益生菌 2019-09-28 2 2019年09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