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相关部门编制了《上海市乡村规划导则(试行)》和《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完成了86个涉农乡镇(街道)的镇级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并启动了84个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编制。落实了农业布局规划,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全面纳入上海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农业农村部门联手规划资源部门实现空间资源“一张图”管理,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去年6月启动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今年7月已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村庄形态明显改善,风貌明显提升,乡村文化得到彰显。目前,第二批28个示范村也已全面启动建设,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态宜居水平,今年,市农业农村委配合相关部门,共核定1.26万户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目前,正在建立后续三年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库,为实现到2022年完成5万农户集中居住的目标夯实基础。
绿色安全就是食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市农业农村委启动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3个示范镇创建工作,全市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26.7%和34.6%。
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年度帮扶捐赠资金共落实5.9亿元,今年7个帮扶项目建设也已有序推进。而农村综合帮扶工作的效应在不断放大,据统计,上半年上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07元,同比增长9.3%。
如何更好地绘就上海乡村全色?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将把乡村作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进行定位,让农村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市农业农村委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集体建设用地,保证乡村建设各类用地需求。同时,夯实好农村队伍建设,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继续强化“班长工程”,切实发挥好农村“带头人”的作用。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继续完善“挂图作战”运行机制,推动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不断深化农村综合帮扶。营造社会良好氛围,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优化农业农村发展营商环境,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招商引资,并通过第三方以蓝皮书的形式发布上海乡村振兴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