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到中年,用好心情为生活护航
秦悦农
本版插图 郑辛遥
  【主持人】阿 竹

  【嘉 宾】潘肖珏

  养生学学者  李珏

  《薇薇安的下午茶》作者 秦悦农

  龙华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

  A

  生病后才发现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做起来不难

  主持人:李珏是一位职场上的成功女性,她的新书《薇薇安的下午茶》里的那个薇薇安有她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影子。书中的薇薇安在工作家庭两不误的奔波中,遭遇了乳腺癌的侵袭,她的生活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白纸黑字之外,李珏自己也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在生病之前,你的工作生活节奏是怎样的?

  李珏:以前真的就是铁姑娘,工作压力很大,领导很信任我,所以不断地把新的任务交给我。家里的柴米油盐也都是我操心。我以前体质一直很好,有时候工作很累,好好睡一觉就恢复了。

  主持人:知道自己患乳腺癌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李珏:我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问题,我都不知道自己那天是怎么回到单位的,就觉得手脚冰凉,那天,在老板面前我哭了。回到家里,我先生比我的反应还激烈,他失声痛哭,觉得这些年没有照顾好我。

  我对医生说,您是专家我都听您的。医生的结论是尽快手术。这个时候我反而镇定下来了。我向公司请了假,把工作交接好,告诉自己难过3天就好。3天后我开始为治疗做准备。主要是安排家里的各种事情。当时是4月,正是换季的时候,我把该洗的、该换的全部收拾妥当,理了个发,手指甲、脚趾甲都剪好。

  我住院的第二天就做手术,因为不是当天的第一台手术,所以需要等待,在等待的时间里我居然睡着了。

  主持人:你生病以后,家人、朋友、同事们反应如何?

  李珏: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术后,我选择了做靶向治疗,并且向中华癌症基金会申请了援助,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繁琐的手续,我的先生是个很仔细的人,这些繁琐的事情他都一件一件地帮我完成。我的闺蜜们把我住院期间的病号饭都包了,给我做好吃的,有一个闺蜜住在朱家角,我每次化疗后,她都开车到医院接我,直接把我接到她家,住在她家里休养,那里空气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可以吃到新鲜的野生泥鳅,对我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现在的生活,和过去变化大吗?

  李珏:改变太多了。以前很多生活习惯都不健康,比如,几乎没有什么锻炼,不爱吃蔬菜蔬果和杂粮,每天早上、晚上各一杯咖啡。而且自己还很会原谅自己,给自己找理由——太忙了嘛。现在真的体会到健康的生活太重要了。我会经常锻炼、吃杂粮、各种蔬菜水果等等。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发觉并不难做到。

  B

  糟糕的婚姻情感是女性健康的“杀手”

  主持人:潘肖珏教授的抗癌故事激励了很多人,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后,关于健康这个话题,最想对女性朋友们说的是什么?

  潘肖珏:最想要说的是糟糕的情感、婚姻对于女人而言相当于健康“杀手”。我是死过四次的人,每一次都让我更往深里去思考女人的生命。我的两段婚姻,一段让我得了心脏病,另一段让我患上乳腺癌。早些年,我扛着“女人可以不得病”这个大旗,听上去这是个伪命题,人吃五谷怎么就能不得病呢?我的体会是,如果平时注重自己的情绪健康,那么女人可以不得病,至少是可以少得病,或者不得大病。主流医学认为癌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的。那为何会发生基因突变?人的身体每天都新陈代谢,每天有20个细胞要突变,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以把突变细胞杀死,当你处于负面情绪中,NK细胞的活性就会下降,你的20个细胞就会继续突变,若干年以后,这些裂变的细胞就会滞留在某个组织内,使肌体、脏器发生恶变。对于女性来说,婚姻、情感往往直接影响她们的情绪。

  主持人:在处理婚姻、情感问题上,潘教授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女性朋友?

  潘肖珏:我想谈谈我对于两句“经典语录”的思考。第一句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认为婚姻和爱情是两码事,爱情是花前柳下,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一地鸡毛,是一群人的事。对待爱情需要的是激情,而面对婚姻中的一地鸡毛,需要的是时间。另一句是“婚姻是需要经营的”。我认为这句话缺少可操作性。婚姻好比一杯清水,当清水中滴入了一滴墨,你怎么办?一种方式是不要搅动它,让它随着时间慢慢沉淀到水底,这杯水依然是清澈的。另一种方式是净化它,让它回归清澈,这需要很多的智慧。总的来说,我认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是和稀泥的地方——男人是泥,女人是水,女人懂得和稀泥,家庭就能够和谐安定。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女人要能够站着和男人精神对话。

  C

  好心态好情绪是健康的守护神

  主持人:秦医生是乳腺科的医生,在工作中直接面对许多乳腺癌患者。近些年,乳腺癌在我们身边被提起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从医生的角度,能否给我们简单说一下乳腺癌目前的发病状况?

  秦悦农: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生活压力等等使得恶性肿瘤发生率逐年攀升,从女性恶性肿瘤而言,乳腺癌的发生率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成为国内发达地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达城市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同一地区内文化层次高、收入水平高的女性人群发病率高,尤其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职业女性如教师、公务员、财务人员等,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女性。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8年统计上海市乳腺癌年发病率是61.6/10万,市区达到75.1/10万,相当于上海市户籍女性每年新增病例4000余人。

  主持人: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患上乳腺癌?

  秦悦农:一般认为,如下的一些因素可能和乳腺癌的形成和发生有关:1.遗传因素(如BRCA1、BRCA2基因)。2.内分泌因素,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极为相关,一般认为雌激素水平绝对过高或相对过高对女性发生乳腺癌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3.环境因素,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饮食安全性问题严重影响了恶性肿瘤的发生。4.情绪因素,现代医学认为长期负性情绪因素会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会产生严重影响。中医学认为忧思郁怒,肝脾气逆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

  统计我国乳腺癌发病人群,可以发现患者年龄从17岁到90岁以上的都有,但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即中年女性是乳腺癌的高发病人群。分析原因,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负担,容易造成身心俱疲,严重的就会影响到自身的健康。生理上来说,部分中年女性自身恰恰处于更年期或者更年前期,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烦躁、发怒、失眠,就更容易发生和激素相关的各类疾病和肿瘤。生活上,中年女性需要担心父母的身体状况,需要担心子女在青春期的叛逆,需要担心子女的学习、找工作或者结婚生子;在职的需要担心自身事业的发展,无可避免的职场竞争……紧张的工作、操心的子女教育、繁重的家务劳动往往使中年女性忽略了对自身的关爱。

  主持人:在面对病人的时候,特别是那些中年女性,作为医生你会比较多的关注她们哪些方面的状态?

  秦悦农:心理状态、情绪状态是会对乳腺癌病人产生影响的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有很多人问,负性情绪因素会不会引起女性的乳腺癌疾病?在这个问题上,中医和西医的回答是一致的——长期的抑郁焦虑是会带来疾病的。我曾治疗过这样一个乳腺癌病人,她虽然患了恶性肿瘤,但是,是属于恶性肿瘤中比较轻的,早期发现,做手术之后不需要放疗、化疗、也不需要特别忌口。我将这些实事求是地告诉了她。结果,她做完手术回去后不久,她的女儿就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妈妈精神状态非常紧张,认为自己的病没救了,因为“医生说不用再做其他的放疗、化疗了,也不必忌口,爱吃什么吃什么”,她认为我对她说这些的意思是让她放弃治疗。最后,这个病人被家人送去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心理治疗,才慢慢放松下来。

  我的另一个病人情况截然相反,当时,手术做下来发现淋巴结转移了三十几个,手术后,她配合医生做正规的治疗,自己的情绪也比较稳定,不焦虑,不抑郁,到现在已经9年过去了,情况依然不错。

  我们还发现,乳腺癌病人的家庭对她们的健康影响很大,家人的安慰、鼓励、支持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正能量,反之,则可能影响并且朝恶化的方向发展。我的一个病人手术后已经七年了,一般我们认为过了5年就比较安全了,可是,她在七年的时候,一次复查中忽然发现了肺转移。所以,我非常奇怪,再三询问她最近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已经看病7年,彼此都非常熟悉,像老朋友一样,所以,看到我很关切的询问,她最后告诉我,她的丈夫有些事情做得让她特别伤心。

  主持人:对于中年女性,你有什么建议?

  秦悦农:40-60岁是乳腺癌的高危年龄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在家庭中、在职场上都是中流砥柱,更需要关爱自身健康。保持良好的情绪、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定期的乳腺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

  已经患了乳腺癌的中年女性首先需要心态放松。上海地区乳腺癌治疗较为规范,故生存率已经取得了和欧美发达国家相似的水平,如0期乳腺癌(原位癌)的生存率几乎百分之百,一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也达到90%以上,二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80%。其次,已患乳腺癌的中年女性需要注意规范治疗,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完成必要的手术、化放疗、内分泌治疗、基因靶向治疗等。另外,中医药的调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还有要提醒的一点是,有些女性患上乳腺癌后就不再有夫妻生活,除了在手术、放化疗等阶段之外,规律的夫妻生活对于乳腺癌病人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的话

  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上海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女性癌症中,乳腺癌发病仍占首位,在死亡癌谱中居第4位。近40年来,上海女性乳腺癌增长主要是40岁以后的发病率增长,上升最多的是50-59岁年龄组。步入中年的女性,在职场上、家庭中都是中坚力量,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平衡好工作、生活和健康,需要的是大智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人到中年,用好心情为生活护航
新民晚报谈话/星期天夜光杯B10人到中年,用好心情为生活护航 2014-03-16 2 2014年03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