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老友贺友直共事(上)
汪观清 魏松岩
◀ 汪观清以贺友直笔下的『亭面糊』为原型,为其创作的肖像
◀ 贺友直、汪观清与程十发、刘旦宅等为庆祝上海解放十周年画展合作的《解放上海》
  汪观清/口述 魏松岩/撰稿

  几年前,中国美院请友直去讲学。许江和梁平波在现场,说起他们的老师叶浅予先生曾对学生们讲:“你们要好好看看连环画,《山乡巨变》《红日》的功夫很深,可以好好研究研究,临摹一下。”

  《山乡巨变》是老友贺友直的代表作。很多年后,我以他笔下的“亭面糊”为造型,创作了一幅他的人物像。他本人一直排斥画像,如今这张便成了稀品。看过的人都说好,说好在画出了他的个性,说只有数十年高情厚谊的知己才有如此有情感的画笔。

  面对不公,默默承受

  友直的艺术成就与他的个性和经历分不开。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出身苦。母亲早亡,日子艰难,在他的自传中有记述。我是他的老友,风雨兼程几十年,一路走来,更理解和体谅他内心的苦楚。

  解放前,友直曾短暂当过国民党的兵,抗战一胜利就退伍了,没与解放军交过手。1952年,他参加工作不久,三个昔日战友找到他,请他想办法联系交通工具,去宁波。后来三人冒充渔民,乘船从宁波辗转去了台湾。1956年,上海人美社成立,友直进入连环画创作室工作,结束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有了稳定工作,生活走上了轨道。但好日子没过几天,运动开始了。他接受宣传,懂政策后,就把这段往事如实向组织作了交代。没想到,坦诚没有换来宽宥。运动向纵深发展,有居心不良之徒无中生有,质疑说:“四个人,为什么三个都走了,就留你一个,有什么任务要执行?”结果毫无悬念,友直成了内控对象。许多刊物都不再找他组稿,有什么活动他都靠边站,一度还曾被控制行动。他个人遭受迫害,家庭也受牵连。红卫兵到他家抄家,荒谬地撬开地板找发报机,闹得家无宁日,胆战心惊。

  面对不公,友直默默承受,一声不响。我们一起参加苏联十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他的《连升三级》,我的《钢铁厂发生的故事》都获了奖。获奖者去北京领奖,只他不去。当年我们不知其所以然,他也沉默不语,不解释。后来,人美社同事一起在奉贤五七干校劳动,友直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往来十几次,挑十几担水,装满营地的几只大水缸。大家劳动归来,洗脸洗澡,有人大肆挥霍,毫不顾忌地往身上淋水,洒落满地,十分浪费。我因为心疼友直挑水辛苦,看了非常生气,很鄙视这类人。但友直自己并不介意,再去挑水,继续把水缸装满。

  晚年的友直达观开朗,诙谐风趣,人们绝想不到他“文革”期间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摧残身心,历尽心酸。所幸,青年时代的曲折经历,不但没有击垮他,反使他生出睿智和大度,那是从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中历练而来,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友直对物质不怎么讲究,一贯容易满足。沪上巨鹿路的房子,三十多平方米的简室,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住数十年,还风趣地称为“一室四厅”。因为是旧式洋房,卫生间要几家共用,早晨是高峰,人太多,他就到社里来。每天早晨都很早到办公室,先上厕所,再吃早餐,之后做卫生,整间办公室打扫得窗明几净。一看还有时间,就开始画画,日复一日,长此以往。有人嫉妒他,修养不够的同事,背地里嘲讽他装样子。他知道了,也能忍,不计较。当时,连环画创作室量化管理,工作有定额,有人完不成,他去得早,早晨画的画,多用来帮人家补差额。他从不张扬,只有我这个亲密的朋友才知道。我为他抱不平,他自己倒很宽慰,说:“我没有文化,没基础,人家帮我,我帮别人。” 

  早年的坎坷经历,“文革”的不公待遇,以及家庭经济压力,都促使友直珍视工作机会。在他,唯有好好画画,才有出路。坏事的另一面也是好事。世界上有一类人,压力越大,反弹也越强。友直因此更加执着专注,一门心思把画画好。当然,他也聪明,有天赋。专注、聪明和勤奋,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心中有数,才能落笔

  当年人美社创作员,号称有“108将”,在全国连环画界都赫赫有名。大家在画画领域各有擅长,只有友直精于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他勤于思考,形成了一套方法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连环画绘画“四小”:小人物、小动物、小动作、小道具,这是他多年创作经验的提炼,也是他幽默底色的秘密和诀窍。这“四小”,别人在连环画创作实践中也惯常使用,但只有他总结升华,提高到了艺术理论层面。

  他的另一个特点是默记能力强。一批连环画老友中,我最认可他的默记能力。他总说“心中有数,才能落笔”。在连创室,有时创作闲暇,大家聚在一起闲谈,就考他,从来考不倒。他速写本里的作品,一个轮子几根辐条?一栋房子几个窗户,几道横梁?门能容纳一个人进出,还是两个人进出?眼睛大小?颧骨高低?人的长短?只要他画过,都牢记于心,回答不差毫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2016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2016里约奥运会倒计时4天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与老友贺友直共事(上)
细说孙中山家族
七九届高中生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0与老友贺友直共事(上) 2016-08-01 2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