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趴馆日夜喧闹扰民
“原本从市区搬到泰晤士小镇,就是看中安静的居住环境。”6年前入住,75岁的尤阿姨和老伴本想在这里安享晚年,却被没日没夜经营的轰趴馆打破了平静。她感叹,3年半前对面四层别墅开始经营轰趴业务,经常有三五十人租用通宵开派对,唱歌、烧烤、打桌球,即便关上窗,吵闹声也听得见。
近年,英伦风情景观的泰晤士别墅区成为年轻人开办家庭派对的首选地,一些商家便以租赁小区内独栋别墅等方式,打造娱乐设施齐全的轰趴馆,最多的时候单是R8区就有十几家。方松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自从轰趴馆开业以来,居民投诉不断,派对噪声、烧烤油烟、半夜车辆轰鸣,都严重影响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然而,这一新兴事物缺乏相关行业规范和监管,没有执法权的居委会、物业等只能“居民举报一次,上门劝阻一次”,轰趴顽疾难以彻底整治。
组合拳形成长效管理
今年,方松街道依托网格化机制,在泰晤士小镇试点探索“组合拳”治理模式:网格长在日常巡查中,对管理区域内轰趴馆做到“一天两查”,并在接收居民投诉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公安、消防等部门针对轰趴馆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逃生照明设施不足、违规让游客留宿等问题发放整改通知,一系列举措让不少轰趴馆经营者选择了主动停业。
此外,由于泰晤士小镇内的轰趴馆多数缺乏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问题,相关部门在整治行动中紧密配合,暂扣冰箱、炉灶、厨房料理机等经营工具,让经营者感到“肉痛”,而缺少餐饮服务,轰趴生意也冷清起来。
面对日趋严格的管理与明显减少的客源,轰趴馆陆续搬离泰晤士小镇。同时,居委会、物业及时与房东沟通协调,帮助他们找到新的承租人,主动调整小区内业态,形成长效机制,彻底切断轰趴馆的回潮。通讯员 秦天 本报记者 范洁